本技术涉及电压稳定,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进着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其中风能作为分布范围广、储存量大、开发利用相对简单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风力发电技术趋于成熟,更加注重规模化、集中化,即有利于风电场的扩建、再建以及管理,我国地域辽阔,风资源分布广泛。
2、在现有技术(公告号cn103235631a) 一种电压稳定器电路的说明书中提及“第一钳位电路、第二钳位电路、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钳位电路包括第二nmos管和电阻r2,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端分别连接第一nmos管的栅端和所述电阻r2一端、栅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一端,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vdd和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端连接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钳位电路包括栅端与漏端相连的nmos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压稳定电路结构设置过于复杂繁琐,长距离供电负荷大,损耗也会随之增大,导致电压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稳定电路结构设置过于复杂繁琐,长距离供电负荷大,损耗也会随之增大,导致电压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包括电流电压器、逆变器、中间变压器和电力系统,所述逆变器安装在直流电压源上,且中间变压器连接在电力系统和逆变器之间,并且电流输送方向设置从电力系统流向直流电压源,且逆变器接地设置。
3、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压源作为电容结构,且直流电压源采用zh823型号的。
4、进一步的,所述电流电压器、逆变器、中间变压器和电力系统所构成的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自备有信号接收检测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采用dc24v型号的。
6、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变压器采用电力变压器。
7、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系统所在的电网连接有感应发电机,且感应发电机采用风电机组,风电机组通过整流和变压接入电网。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主要在电流滞后电压为感性,只需要发出无功功率,若使电流超前电压为容性,只需要吸收无功功率,能够配合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策略,改变电流与电压的相角实现实时无功补偿的功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从电网中检测到的信号,判断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的大小,直接发出相应的大小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大小主要是通过晶闸管的开断的个数确定,补偿的速度快,结构简单。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该风带动风机的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带动齿轮箱工作,齿轮箱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感应发电机发出电能,通过无功补偿并入电网,其中电能会经过整流与变压的处理。
1.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电压器、逆变器、中间变压器和电力系统,所述逆变器安装在直流电压源上,且中间变压器连接在电力系统和逆变器之间,并且电流输送方向设置从电力系统流向直流电压源,且逆变器接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源作为电容结构,且直流电压源采用zh823型号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器、逆变器、中间变压器和电力系统所构成的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自备有信号接收检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采用dc24v型号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变压器采用电力变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接入点电压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所在的电网连接有感应发电机,且感应发电机采用风电机组,风电机组通过整流和变压接入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