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电动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188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的电动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定子,主要指交流电动机定子。
目前,现今的电动机以压叠成型的矽钢片绕线产生所需的磁极,如

图1所示,系为一交流电动机(罩极感应电动机)的定子10,该定子10由数片矽钢片101所压叠而成,如图2、3所示,定子10具有呈同心圆的外环11及内环12,并在此同心圆的直径假想线上的外环11及内环12,设有一连接部121,使得外环11的内侧与内环12的外侧相连,同时在与前述的直径假想线垂直的另一直径假想线的两个交点(与内环12相交处)上,则各设有一开口122,使内环12被区分为两个相对的磁极123(N极与S极),并且在开口122中填入一金属片124a、124b,用以减少磁漏;此外,在磁极123开设有一沟槽127,把磁极123分割为两段,并在构槽中安置一金属环125(一般称为罩极线圈),通常此金属环125是一个单条的铜线,但是,也有可能多于一圈;在一子10的上、下并配置有绝缘片126a、126b,而线圈20则是缠绕在外环11及内环12之间的连接部121,并将绝缘片126包覆,当线圈20通过电流时,磁极123便产生磁通;而借磁极123的金属环125的设置,在磁极123产生磁通后,金属环125上的感应电流会对其所环绕的磁极123(较小段者)上的磁通产生影响,有利于安装在内环12中心的转子旋转。
当在上述定子10结构中安装线圈20时,将会因受定子10的结构限制而手续十分繁琐;其程序是将线圈20在他处以定型模具预先绕线成型,卷成圈状并用胶带等物予以定型,防止已绕好的线圈20松脱;其次,再用人工方式将线圈20穿过已套上绝缘片126a、126b的定子的开口122,固定在连接部121,最后再以金属片124封住开口122,即完成定子10的组装。
习用电动机定子结构存在的缺点1、组装手续复杂,必须先进行线圈20的绕线,再套入定子的磁极123,固定在连接部121,而且部分过程需用人工装配,增加成本。
2、传统定子的结构,其线圈20采用套设的方式安装,故磁极间开口122的距离必定要大于线圈20的宽度,线圈20在成形时也必须加大直径,才能易于施工安装,这一结构将造成套设在连接部121的线圈20容易松动,并且会浪费过多线圈材料,增加成本支出,而且过多的线材也将增加能量耗损,降低电动机效率。
3、由于上述线圈20具有一定厚度,故开口122的间隙必须要符合能使线圈20通过,然而,若开口122的间隙过大,会造成电动机定子产生严重的漏磁,使得定子磁极的磁场减弱,造成输出转矩减小,所以即使是填入金属片123来使漏磁减少,实际上效果也是有限的,不但增加加工手续,而且也更增加成本的支出。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它能把导线直线缠绕在两个独立磁极上,使两磁极结合的间隙能调整至最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第一磁极座休、第二磁极座体及其相对结合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其中,第一磁极座体包含第一磁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缠绕在第一连接部的线圈;第二磁极座体包含第二磁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缠绕在第二连接部的线圈。
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在第一磁极座体上,所述第二扣合部设置在第二磁极座体上;所述第一扣合部为一鸠尾槽,所述第二扣合部为与鸠尾槽相配的鸠尾块;所述第一扣合部为一卡槽,所述第二扣合部为与卡槽相配的卡钩;所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接合处设有一通孔,且在该通孔中设有一固定元件;所述通孔是由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弧状壁组成;所述固定元件为一弹簧销。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导线可直接缠绕在磁极上,节省导线的耗损,两磁极之间的间隙能调至最小,减少漏磁,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用电动机定子的示意图。
图2习用电动机定子的俯视图。
图3习用电动机定子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图5的A放大图。
图7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第一种固定元件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第二种固定元件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第三种固定元件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磁极结构体与线圈分解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第一种卡合部分解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第二种卡合部分解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第三种卡合部分解图。
图中10定子、101矽钢片、11外环、12内环、121连接部、122开口、123磁极、124a金属片、124b金属片、125金属环、126a绝缘片、126b绝缘片、127沟槽、20线圈、20a线圈、216a绝缘片、216b绝缘片、216c绝缘片、216d绝缘片、30定子、301中心线、31第一结构体、310第一连接部、311第一磁极座体、312第一磁极、313第一扣合部、314斜侧壁、315底壁、316弧状壁、317开口、317a鸠尾体、317b卡槽、318沟槽、319金属环、32第二结构体、320第二连接部、321第二磁极座体、322第二磁极、323第二扣合部、324斜侧壁、325底壁、326弧状壁、327开口、327a鸠尾块、327b卡钩、328沟槽、329金属环、40通孔、40a通孔、41a固定元件、41b固定元件、411剖沟、412弹片、412a弹片、413凹槽。
本实施例的定子座体30系由一成对且可彼此配合的第一结构体31及第二结构体32所组成,如图4所示,第一结构体31包括第一磁极座体311及第一磁极312,两者连接处为第一连部310,导线系在第一结构体31的上、下套上绝缘片216a、216b后,直接缠绕在此外形成一线圈20a(如图10所示),同时在第一磁极312中开设一沟槽318,把第一磁极312分割为两段,用以在沟槽318中安置一金属环319(一般称为罩极线圈),其中金属环319系为一单条的铜线,或是由缠绕一圈以上的铜线所组成,借金属环319的设置,在线圈20a通上电流使第一磁极312产生磁通后,金属环319上的感应电流会对在其所环绕的第一磁极312(较小段者)上产生磁通效应,以利于安装在定子30中的转子(图中未示)的旋转。
同时,在第一磁极座体311的两端各具有第一扣合部313,如图5、6所示,第一扣合部313具有一凹陷的开口317,系由一斜侧壁314、一底壁315、一弧状壁316所构成,其中斜侧壁314的延伸线系与定子座体30的中心线301的延伸线相交,底壁315系与中心线301成垂直,并对斜侧壁314连接,而弧状壁316则与斜侧壁314相对,与底壁315相连接;因此,斜侧壁314、底壁315、弧状壁316共同构成第一扣合部313的开口317;而且317系朝向同一方面。
同样,与第一结构体31结合的第二结构体32也具有与第一结构体31相似且对称的结构,它包括第二磁极座体321及第一磁极312的磁性相对的第二磁极322,其中第二磁极322亦是借第二连接部320与第二磁极座体321连接,并在第二结构体32的上、下套上绝缘片216c、216d后,将导线直接缠绕在连接部320形成线圈20a;而且在第二磁极322亦开设有一沟槽328,把第二磁极322分割为两段,用以在沟槽328中安置与第一磁极312的金属环319相同的金属环329,其中金属环329的功用系与金属环319在第一磁极312中的功用相同。在第二磁极座体321的两端各有可与第一磁极座体311的第一扣合部313扣合的第二扣合部323,也是由一斜侧壁324、一底壁325、一弧状壁326所构成(如图5、6所示),其中底壁325系与中心线301成垂直,而且底壁32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斜壁324和弧状壁326,使得弧状壁326系与斜侧壁324相对,而且斜侧壁324的延伸线系与定子座体30的中心线301的延伸线相交;所以由斜侧壁324、底壁325、弧状壁326共同构成第二扣部323的开口327;同样地第二结构体32两端的开口327系朝向同一方向,以便与第一磁极座体311的第一扣合部313扣合。
当第一结构体31与第二结构32结合后,会在第一扣合部313与第二扣合部323的扣合处形成一通孔40(系由弧状壁316、326所组成),并在通孔40中安置一直径大于通孔40的直径的固定元件41a、41b(如图4-6所示),借固定元件41所产生的弹性,使第一扣合部313贴紧第二扣合部323的斜侧壁324,而令第一结构体31与第二结构体32能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其中固定元件41系为一弹簧销,如图7所示,呈一圆柱状,并在其圆柱而开设剖沟411,如此在固定元件41置入通孔时,固定元件41a、41b会因其直径比通孔40的直径大,产生径向变形,而使得固定元件41因变形产生一向外力的张力,推紧第一扣合部313和第二扣合部323;因此,借第一扣合部312与第二扣合部322所构成的结合机构,便将第一结构体31与第二结构体32组成(如图11所示)的定子30。
此外,固定元件41a、41b也可采用如图8所示型式,系由两片弹片412所组成,其结构是将两片弹片的一端为相连形成一“V”字型,或是将一弹片412a对折成“V”字型,亦可具有与前述圆柱状的固定元件41a、41b相同的功效。
如图12所示,前述的第一扣合部313亦可改设一鸠尾槽317a,取代原开口317的设计,并将第二扣合部323改为能与鸠尾槽317a相契合的鸠尾块327a,如此,借鸠尾槽317a与鸠尾327a的契合,亦可将第一结构体31与第二结构体32结合为一定子座体30;同时在鸠尾块327a与鸠尾块37a接合的端面处,亦可开设一凹槽329(如图13所示),以便在鸠尾块327a与鸠尾槽317a结合后能形成一通孔40a,再将固定元件41插入通孔40a中,使鸠尾块327a与鸠尾槽417a因固定元件41a的张力,结合得更为紧密,而第一结构体31与第二结构体32也就能结合得更为稳固。
如图14所示,将前述的第一扣合部313的开口317改为一卡槽317b,第二扣合部323的开口327改为一卡钩327b,借卡钩327b与卡317b的卡合,亦可使第一结构体31与第二结构体32紧密结合,不易脱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使导线可直接紧密缠绕在定子上,减少导线材料的耗损。2、缩小磁极间的间隙,减少磁漏的损失,可获得较佳的输出转矩。3、简单繁琐的组装程序,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第一磁极座休、第二磁极座体及其相对结合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其中,第一磁极座体包含第一磁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缠绕在第一连接部的线圈;第二磁极座体包含第二磁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缠绕在第二连接部的线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在第一磁极座体上,所述第二扣合部设置在第二磁极座体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扣合部为一鸠尾槽,所述第二扣合部为与鸠尾槽相配的鸠尾块。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扣合部为一卡槽,所述第二扣合部为与卡槽相配的卡钩。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接合处设有一通孔,且在该通孔中设有一固定元件。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通孔是由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弧状壁组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电动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元件为一弹簧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定子,主要指交流电动机定子。它主要包括第一磁极座体、第二磁极座体及其相互结合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其中,第一磁极座体包含第一磁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缠绕在该第一连接部的线圈,第二磁极座体包含第二磁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缠绕在第二连接部的线圈。从而,节省导线的耗扣,减少漏磁,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H02K1/12GK2378872SQ9824912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日
发明者孙建中 申请人:黄淑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