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属于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多为盒体与盒盖的组合形式,且盒体中安装有汇流条、二极管等电气部件。随着智能组件的出现,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内容得到了充实,因为控制电路的介入;同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考虑到电子部件失效的可能性,为了保证光伏组件整体25年寿命,在智能电子部件发生故障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因此,容易失效的电子部件被集成到盒盖上(传统的是组装在盒体内),此时则需要将盒盖中的电子部件与盒体中的汇流条进行连接,以实现光伏组件的电能输出及智能电路的正常工作。
[000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结构,如图所示,集成在盒盖上的针脚⑴在插入到插座(2)中时,由于:1.插座插口尺寸一定,要求针脚位置较为精确,如出现位置偏差,则导致盒盖无法与盒体配合;2.插座中插槽宽度大于针脚厚度,插入后,针脚与插座接触不够充分,增大了接触电阻的同时,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充分传输。
[0004]我们知道,光伏组件的发展趋势是降低组件的串联电阻,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而接触电阻的增大,无疑将导致组件电池端效率提升的努力付诸东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接线盒存在的安装不方便、接触电阻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装置,降低接触电阻并使接线盒的安装变得更加便利。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于盒盖上的针脚以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接触电极,所述针脚可与接触电极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片,所述弹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导向部、向外倾斜的第二导向部以及垂直部,所述接触电极安装于盒体内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接触电极安装于第一支座上,弹片通过一弹性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座上,在接触电极与弹片的垂直部之间形成可夹持针脚的夹持部,且当弹性支撑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夹持部的宽度小于针脚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片上设置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使位置有偏差的针脚插入时,可自动导向,解决了因针脚错位而无法插入的问题;弹性支撑件使弹片具有向接触电极移动的趋势,与接触电极一起形成可夹持针脚的夹持部,对针脚进行夹持和固定,使针脚插入后可与接触电极更为充分地接触,降低接触电阻,从而优化光伏组件的整体性能;同时,使针脚在夹持部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取材方便,效果好。
[0009]进一步地,所述针脚的长度与接触电极的长度相当,夹持部的长度为针脚长度的2/5?3/5。针脚插入后可与接触电极更为充分地接触,降低接触电阻,从而优化光伏组件的整体性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部与夹持部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5-25°。具有较长的导向距离和更好的导向效果。
[0011]综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接线盒内针脚与接触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同时,使接线盒的安装和维修、更换变得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I为针脚,2为插座,3为接触电极,4为弹片,41为第一导向部,42为第二导向部,43为垂直部,5为支座,51为第一支座,52为第二支座,6为弹性支撑件,7为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
[001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于盒盖上的针脚I以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接触电极3,所述针脚I可与接触电极3接触形成电气连接,还包括一弹片4,弹片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导向部41、向外倾斜的第二导向部42以及垂直部43,所述接触电极3安装于盒体内的支座5上,所述支座5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座51和第二支座52,接触电极3安装于第一支座51上,弹片4通过一弹性支撑件6连接于第二支座52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为一弹簧,在接触电极3与弹片的垂直部43之间形成可夹持针脚的夹持部7,且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夹持部7的宽度Dl小于针脚的厚度D2。
[0017]针脚I的长度与接触电极3的长度相当,其长度关系可以为相等、略大于或略小于;夹持部7的长度为针脚I长度的2/5?3/5,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7的长度为针脚I长度的1/2。第二导向部42与夹持部7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5-25°,在本实施例中为20°。
[0018]接触电极3的材料为金属或具有导电性能的其它材料。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片上设置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使位置有偏差的针脚插入时,可自动导向,解决了因针脚错位而无法插入的问题;在弹片与第二支座之间设置弹簧,且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夹持部的宽度小于针脚的厚度,从而,当针脚插入夹持部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提供给弹片一个向接触电极移动力,从而对针脚进行夹紧和固定,使针脚插入后可与接触电极更为充分地接触,降低接触电阻,从而优化光伏组件的整体性能;同时,使针脚在夹持部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002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于盒盖上的针脚以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接触电极,所述针脚可与接触电极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片,所述弹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导向部、向外倾斜的第二导向部以及垂直部,所述接触电极安装于盒体内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接触电极安装于第一支座上,弹片通过一弹性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座上,在接触电极与弹片的垂直部之间形成可夹持针脚的夹持部,且当弹性支撑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夹持部的宽度小于针脚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的长度与接触电极的长度相当,夹持部的长度为针脚长度的2/5~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与夹持部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5-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的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于盒盖上的针脚以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接触电极,所述针脚可与接触电极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片,所述弹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导向部、向外倾斜的第二导向部以及垂直部,所述接触电极安装于盒体内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接触电极安装于第一支座上,弹片通过一弹性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座上,在接触电极与弹片的垂直部之间形成可夹持针脚的夹持部,且当弹性支撑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夹持部的宽度小于针脚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降低接触电阻,使接线盒的安装和维修、更换变得更加便利。
【IPC分类】H01R13/24, H02S40/34
【公开号】CN204633703
【申请号】CN201520245929
【发明人】于俊, 张圣成, 邓士锋, 全鹏
【申请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