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9727发布日期:2018-11-14 01:3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应用广泛,随着元件集成化的发展,对散热器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大功率模块往往需要配置较大体积的散热器,进行强制风冷散热。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水冷散热器腔内均配有s型铜管,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热传导流失较大,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材料的配合,并且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需要增加水冷散热器的水路的程度,来带走热量,这样更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专利201010147817.3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在散热器壳体的内腔设置隔板,由隔板把散热器壳体内隔成水路;在水路中,与壳体的导热面所在一侧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一种实现本方法的水冷散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隔板,隔板与壳体紧密连接,构成水路;水路首位两端分别与进、出水口连接;在水路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该散热器制备工艺复杂,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装配简单,散热效果好,稳定性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冷却水管;

散热器主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插接槽,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第一插接槽中;

第一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道,冷却水管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冷却水管的长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长度;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与第一通道对应的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通过转接通道与第三通道相连通;

冷却水管的两端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通道中,每个第三通道上固定一个端管,两个端管分别为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通过两个端管在散热器主体中循环流动;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边缘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焊接加以固定;

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片,第一底板过渡配合的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片,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第一散热片穿过第二底板上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第一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二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散热片。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相对的设有两个固定端块。

进一步的,第二底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

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为:

(1)分别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预制成型;

(2)将切割好的冷却管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再将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插接在第一壳体的两端,使冷却水管的两端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通道中,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边缘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焊接加以固定;

(3)将第一散热组件放置在第一壳体上,将第二散热组件放置于第一散热组件上方,使第一散热片穿过第二底板上的避让槽,再通过紧固件将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

(4)在两个第三通道上分别固定一个端管即可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装配简单,散热效果好,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散热器主体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

冷却水管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第一插接槽5、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转接通道8、第三通道9、端管10、第一底板11、第一散热片12、第二底板13、第二散热片14、固定端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冷却水管1;

散热器主体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和第三壳体4,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插接槽5,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第一插接槽中;

第一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道6,冷却水管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冷却水管的长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长度;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与第一通道对应的设有第二通道7,第二通道通过转接通道8与第三通道9相连通;

冷却水管的两端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通道中,每个第三通道上固定一个端管10,两个端管分别为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通过两个端管在散热器主体中循环流动;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边缘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焊接加以固定;

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底板11,第一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片12,第一底板过渡配合的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底板13,第二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片14,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第一散热片穿过第二底板上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第一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二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散热片。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相对的设有两个固定端块15。

进一步的,第二底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

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为:

(1)分别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预制成型;

(2)将切割好的冷却管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再将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插接在第一壳体的两端,使冷却水管的两端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通道中,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边缘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焊接加以固定;

(3)将第一散热组件放置在第一壳体上,将第二散热组件放置于第一散热组件上方,使第一散热片穿过第二底板上的避让槽,再通过紧固件将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

(4)在两个第三通道上分别固定一个端管即可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冷却水管;散热器主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第一插接槽中;第一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道,冷却水管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冷却水管的长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长度;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与第一通道对应的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通过转接通道与第三通道相连通;冷却水管的两端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通道中,每个第三通道上固定一个端管,两个端管分别为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通过两个端管在散热器主体中循环流动,本发明装配简单,散热效果好,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英杰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5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