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5987发布日期:2020-05-07 00:0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



背景技术:

目前透明电热膜通常采用在膜材表面涂镀透明导电涂层,然后在导电涂层表面制作导电电极,电极通常为两平行的金属条,两金属条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电流流经透明导电涂层产生热量。导电涂层多采用透明性较好的石墨烯,为了降低使用电压,提高电热效率,一般采取增加石墨烯厚度的方法,但是其增加厚度不但增加成本,而且降低透光率。另一方面,其防水防雾性也较差,尤其是在未加热使用时,同样会降低透光率,影响透明度,不便于使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包括透明石墨烯发热浆料层和线缆单元,

还包括包围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的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以及设于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上表面或下表面与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之间的金属载流条,所述线缆单元与所述金属载流条连接,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外还设有透明疏水防雾层;

所述金属载流条包括位于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靠近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一横向载流条和靠近另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二横向载流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之间的多个第一竖向载流条和第二竖向载流条,所述第一竖向载流条与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连接,所述第二竖向载流条与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竖向载流条穿插设置。

优选的,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和所述透明疏水防雾层上设有供所述线缆单元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围的所述透明疏水防雾层上设有供所述线缆单元穿过的防水圈。

优选的,所述金属载流条为铜浆载流条或银浆载流条。

优选的,所述金属载流条为直线形、波浪形或锯齿形。

优选的,所述线缆单元包括零线和火线,所述零线和火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供电线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为pet、pvc、pe或pc材料。

优选的,所述透明疏水防雾层为含氟硅的高分子材料。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所述金属载流条和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通过热压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发热均匀,导电性能好,产热效率高,而且具有较好的防水防雾性能,透光率好,同时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建筑物、汽车、透明内饰等的采暖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载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如图1-2所示,包括透明石墨烯发热浆料层4和线缆单元2,还包括包围石墨烯发热浆料层4的透明高分子保护层1、以及设于石墨烯发热浆料层4上表面或下表面与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之间1的金属载流条3,线缆单元2与金属载流条3连接。透明高分子保护层1外还设有透明疏水防雾层5。

金属载流条3包括位于石墨烯发热浆料层4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靠近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一横向载流条31和靠近另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二横向载流条32、以及位于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之间的多个第一竖向载流条33和第二竖向载流条34,第一竖向载流条33与第一横向载流条31连接,第二竖向载流条34与第二横向载流条32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烯发热浆料层上设置横向载流条和竖向载流条,相对于只设置两个平行电极,可以更好的提高石墨烯发热效率。在电源电压和透明导电材料固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控制载流条面积和间距实现不同的加热功率,从而满足不同的加热温度需求。设置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可获得良好的绝缘、防水、防碰撞等保护效果。而且通过在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外设疏水防雾层,提高其防水防雾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导电性能好,功率密度高,可达到每平方米160w-280w,绝缘、防水、防雾性能优异。

优选的,第一横向载流条和第二横向载流条平行设置;第一竖向载流条和第二竖向载流条穿插设置。

优选的,透明高分子保护层1和透明疏水防雾层5上设供线缆单元2穿过的通孔,通孔周围的透明疏水防雾层5上设供线缆单元穿过的防水圈6。通过在线缆单元与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和疏水防雾层连接之处设防水圈,防止有水从此处流至膜内部,影响其加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优选的金属载流条为铜浆载流条或银浆载流条,均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金属载流条根据电热膜的形状和应用需求,优选为直线形、曲线型、波浪形、锯齿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其中线缆单元包括零线21和火线22,零线21和火线2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横向载流条和第二横向载流条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供电线路连接。

优选的,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为pet、pvc、pe或pc材料,透明疏水防雾层为含氟硅的高分子材料,但并不限于上述材料。

优选的,首先将石墨烯发热浆料层涂布在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上,然后在石墨烯发热浆料层表面涂布银浆或铜浆载流条,再覆盖透明高分子保护层,然后热压复合为一体。疏水防雾层根据具体材料可通过涂布或热压与透明高分子保护层结合。防水圈可选用硅胶、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可通过热压、黏贴等方式与透明高分子保护层连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包括透明石墨烯发热浆料层和线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的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以及设于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上表面或下表面与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之间的金属载流条,所述线缆单元与所述金属载流条连接,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外还设有透明疏水防雾层;

所述金属载流条包括位于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靠近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一横向载流条和靠近另一侧边缘设置的第二横向载流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之间的多个第一竖向载流条和第二竖向载流条,所述第一竖向载流条与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连接,所述第二竖向载流条与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竖向载流条穿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和所述透明疏水防雾层上设有供所述线缆单元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围的所述透明疏水防雾层上设有供所述线缆单元穿过的防水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载流条为铜浆载流条或银浆载流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载流条为直线形、波浪形或锯齿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单元包括零线和火线,所述零线和火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载流条和所述第二横向载流条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供电线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为pet、pvc、pe或pc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疏水防雾层为含氟硅的高分子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所述金属载流条和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通过热压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包括透明石墨烯发热浆料层和线缆单元,还包括包围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的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以及设于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层上表面或下表面与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之间的金属载流条,所述线缆单元与所述金属载流条连接,所述透明高分子保护层外还设有透明疏水防雾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石墨烯电热膜,发热均匀,导电性能好,产热效率高,而且具有较好的防水防雾性能,透光率好,同时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建筑物、汽车、透明内饰等的采暖加热。

技术研发人员:陈心军;孟建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牛墨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