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3344发布日期:2020-09-23 01:3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电站中户外型光伏逆变器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了达到防尘要求,户外型逆变器的散热风道分为两部分,其中逆变器的主要发热器件(如:igbt功率模块、电抗器等)采用独立的散热风道,此风道采用风机进行强制散热,该风道与逆变器内部其它器件完全隔离,这就保证了逆变器其它器件的防尘要求。而对于逆变器内部其它器件的散热(如:断路器、接触器、铜排等)则采用热交换器进行散热(热交换器采用内外循环的方式进行散热),这就保证了逆变器整体的防尘效果。

在户外逆变器的设计中,热交换器安装在机柜的门板上,该热交换器在门板上安装时需突出门板内侧,致使门板与热交换器部分无法与机柜内部的结构件紧密的贴合,因此在设计时热交换器内循环的进、出风之间需进行隔离,现有方案是采用聚氨酯防尘网进行隔离,由于依靠聚氨酯防尘网自身的变形进行密封,不能完全将换热器内循环的进、出风口隔开,导致换热器内循环出现风路短路,逆变器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逆变器内部的器件出现过热现象,此隔离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采用聚氨酯防尘网进行隔离,会导致进出风口的风道短路;

(2).逆变器内部器件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致使器件过热,减少器件的寿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门板与热交换器高度不一致导致与逆变器内部隔板密封困难的结构密封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该结构包括逆变器内部隔板1、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和两个楔形结构件3,所述逆变器内部隔板1一侧中间部分开有“喇叭”型缺口,并在该侧的表面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逆变器内部隔板1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安装位置使得逆变器机柜门板7关闭时卡接在安装于逆变器机柜门板7上的热交换器4上,将热交换器4的内循环风机进风口5和内循环风机出风口6隔离开,且逆变器内部隔板1上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的部分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接触;热交换器4两侧分别设置有楔形结构件3,楔形结构件3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连接,另一边与热交换器4的直角边缘贴合,当逆变器机柜门板7关闭时,逆变器机柜门板7上两个楔形结构件3的斜边与逆变器内部隔板1的”喇叭”型开口的斜边完全贴合,再通过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密封,使得热交换器的内循环风机进风口5和内循环风机出风口6的隔离更加可靠。

所述逆变器内部隔板1通过自攻钉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

所述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通过3m胶固定于逆变器内部隔板1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间。

所述楔形结构件3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通过m6的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通过对逆变器门板、热交换器与机柜内部结构件密封方式的结构设计,使得热交换器进风口与出风口完全密封隔离,在保证门板、热交换器及机柜内部结构件安装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将机柜内部的隔板一侧中间部分更改为“喇叭”型缺口,并在其表面粘贴三元乙丙密封橡胶,与其对应的门板和热交换器位置增加与机柜内部隔板“喇叭”型缺口斜度相同的偰型结构件(楔形结构件安装于换热器两侧,与门板进行固定),从而消除门板上热交换器与门板高度不一致引起的密封问题,通过对逆变器门板、热交换器与机柜内部隔板结构形式及密封方式的更改,保证了热交换器进、出风口的完全隔离,使得逆变器内部的换热效率更加的高,设备的可靠性更好。通过对逆变器门板、热交换器与机柜内部隔板结构形式及密封方式的更改,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对逆变器门板、热交换器与机柜内部隔板结构形式及密封方式的结构设计,使得热交换器内循环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完全隔离,不存在风道短路现象。

(2)逆变器内部各器件的换热效果更加好,设备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门板、热交换器及逆变器内部隔板的整体安装图。

图2逆变器内部隔板的外形图。

图3门板、热交换器、楔形结构件安装图。

图4楔形结构件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提供一种逆变器门板与热交换器高度不一致导致与逆变器内部隔板密封困难的结构密封解决方案,此结构形式共有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逆变器内部隔板1、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两个楔形结构件3,所述逆变器内部隔板1一侧中间部分开有“喇叭”型缺口,并在该侧的表面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逆变器内部隔板1通过自攻钉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安装位置使得逆变器机柜门板7关闭时卡接在安装于逆变器机柜门板7上的热交换器4上,将热交换器4的内循环风机进风口5和内循环风机出风口6隔离开,且逆变器内部隔板1上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的部分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接触,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通过3m胶固定于逆变器内部隔板1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间;热交换器4两侧分别设置有楔形结构件3,楔形结构件3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通过m6的螺钉连接,另一边与热交换器4的直角边缘贴合,当逆变器机柜门板7关闭时,逆变器机柜门板7上两个楔形结构件3的斜边与逆变器内部隔板1的”喇叭”型开口的斜边完全贴合,再通过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密封,使得热交换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隔离更加可靠。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逆变器内部隔板1通过自攻钉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逆变器内部隔板1与热交换器4、逆变器机柜门板贴合的位置开有”喇叭”型开口,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粘贴于“喇叭”型开口的端面处,以保证逆变器机柜门板、热交换器4与逆变器内部隔板1贴合的更可靠,密封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楔形结构件3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采用m6的螺钉固定在一起,一边与热交换器4的直角边缘贴合,在保证消除门板与热交换器之间的高差同时,保证逆变器机柜门板、热交换器4和逆变器内部隔板1能够完全的贴合。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楔形结构件3采用m6的螺钉固定于逆变器机柜门板上,用于调节逆变器机柜门板与热交换器4由于高差不一致导致的密封效果差,楔形结构件2安装在逆变器机柜门板上后可实现与逆变器内部隔板1的“喇叭形”缺口的完全贴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逆变器内部隔板(1)、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和两个楔形结构件(3),所述逆变器内部隔板(1)一侧中间部分开有“喇叭”型缺口,并在该侧的表面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逆变器内部隔板(1)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安装位置使得逆变器机柜门板(7)关闭时卡接在安装于逆变器机柜门板(7)上的热交换器(4)上,将热交换器(4)的内循环风机进风口(5)和内循环风机出风口(6)隔离开,且逆变器内部隔板(1)上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的部分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接触;热交换器(4)两侧分别设置有楔形结构件(3),楔形结构件(3)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连接,另一边与热交换器(4)的直角边缘贴合,当逆变器机柜门板(7)关闭时,逆变器机柜门板(7)上两个楔形结构件(3)的斜边与逆变器内部隔板(1)的”喇叭”型开口的斜边完全贴合,再通过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密封,使得热交换器的内循环风机进风口(5)和内循环风机出风口(6)的隔离更加可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内部隔板(1)通过自攻钉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通过3m胶固定于逆变器内部隔板(1)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件(3)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7)通过m6的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风道的隔离密封结构,包括逆变器内部隔板、三元乙丙密封胶条和两个楔形结构件,逆变器内部隔板一侧中间部分开有“喇叭”型缺口,并在该侧的表面粘贴三元乙丙密封胶条,逆变器内部隔板安装于逆变器机柜内部,安装位置使得逆变器机柜门板关闭时卡接在安装于逆变器机柜门板上的热交换器上,将热交换器的进风口出风口隔离开;热交换器两侧分别设置有楔形结构件,楔形结构件一边与逆变器机柜门板连接,另一边与热交换器的直角边缘贴合,当逆变器机柜门板关闭时,逆变器机柜门板上两个楔形结构件的斜边与逆变器内部隔板的”喇叭”型开口的斜边完全贴合,再通过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密封,使得热交换器的进风口出风口的隔离更加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胡雷雷;刘乐陶;梁欢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