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06757发布日期:2021-01-01 18:1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cb板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高速化趋势的发展要求pcb具有高传输速度和精密的线路布局。pth(platingthroughhole)用于导通各导电层,也称为导通孔,因信号需求,由于pcb板上的部分无用的金属化pth孔会影响线路的信号传输,增加信号的损耗,部分导通孔的孔口要求去除孔环,目前业内常用背钻将无用部分的孔铜去除一定长度,以此减轻其对pcb板的信号传输。传统背钻是通过二次钻孔的方式,在已电镀的pth孔内,将不利于信号传输的孔铜部分去除。

当前采用的背钻技术实际是控深钻孔技术,采用构建钻孔零位高度,然后设定一定的钻深值完成背钻,当板厚出现波动时,无法实现精准的背钻留铜控制,工艺流程复杂、钻孔深度难以控制。

中国专利cn110572947a公开了一种控深蚀刻代替背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料、钻孔和电镀,在板上形成至少一pth孔,确定需要控深蚀刻的蚀刻孔;s2:控深蚀刻图形,将孔环覆盖蚀刻孔,蚀刻孔孔口的干膜宽度根据ldi的对位能力进行补偿,然后进行曝光和显影,除pth孔表面的焊盘,板面其余区域的铜层被除去;s3:镀锡,对蚀刻孔内进行镀锡;s4:蚀刻,对蚀刻孔进行蚀刻,去除蚀刻孔内多余的铜pad,切片确定蚀刻效果;s5:树脂塞孔和研磨。本发明采用控深蚀刻来避免背钻工艺存在容易钻偏、断针的问题,制作的pcb板质量好,而且流程简单,降低了成本,去除蚀刻孔内多余的导体,避免信号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但该方法中先电镀,贴干膜,曝光,显影,镀锡,蚀刻去除多余的铜,流程繁琐,过程复杂,在蚀刻后进行树脂塞孔时有树脂溢出,因孔环被蚀刻掉,溢出的树脂覆盖在孔周边,在研磨时会造成孔环周边树脂磨得不平整,甚至会磨损基材,影响成品线路板的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不需要二次控深钻孔,直接在外层蚀刻时去掉不需要的铜,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多层板由下到上依次包括信号层以及多层导电层;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镀铜箔:在所述信号层的外表面镀铜箔,形成外铜箔层;

s2、钻孔,在多层板上形成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多层所述导电层、信号层以及外铜箔层;

s3、电镀:在s2得到的通孔内镀铜,得到pth孔,所述pth孔贯穿多层所述导电层以及信号层;

s4、对所述pth孔进行树脂塞孔、研磨;

s5、贴干膜、曝光、显影、蚀刻:蚀刻时去除所述外铜箔层;

s6、油墨印刷,印刷油墨时在背钻孔的一面油墨用43t网版,印刷、曝光、显影4次;

s7、成型、表面处理、终检等完成线路板的制作。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pth孔内的铜厚度不小于25μm。

优选的,步骤s4中,采用真空塞孔机进行树脂塞孔,保证一刀塞孔。

优选的,步骤s5中,蚀刻压力上压3.0kg/cm2,下压2.6kg/cm2,蚀刻次数为两次。

优选的,步骤s6中,油墨厚度控制100μm以上。对比文件中镀锡的目的是保护孔内的铜不被蚀刻。本发明中不需要镀锡流程,本发明采用树脂塞孔来保护pth通孔内的孔铜在蚀刻时不被侵蚀,且对比文件中需要二次镀铜来满足成品铜厚,本发明中只需要一次镀铜,流程较为简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用蚀刻将目标信号层不需要的铜去除,无需增加背钻流程,工艺简单,成本低;

2、因背钻需要控制钻孔深度,深度控制不稳定会造成产品的报废,用蚀刻代替背钻,可减少因背钻而产生的报废,提高产品的良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所述多层板由下到上依次包括信号层和多层导电层,本发明目的为去除信号层表面的导通孔的孔环,具体地,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镀铜箔,即在所述信号层的外表面镀铜箔,形成外铜箔层。

对于五层线路板而言,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五导电层,其中,第五导电层即为信号层,镀铜箔即在所述第五导电层的下表面再增加一导电层,称为第六导电层,第六导电层即为外铜箔层。所述第五导电层和第六导电层之间具有介质层。

s2:钻孔,对上述多层板进行钻孔,得到通孔,该通孔贯穿所述多层板,即贯穿多层所述导电层、信号层以及外铜箔层;

s3:电镀,即在板内的通孔内镀铜,得到pth孔,此步骤确保孔铜厚度最小达到25μm;从而使得孔环形成在第六导电层,也即外铜箔层上。

s4:对所述pth孔进行树脂塞孔、研磨,树脂塞孔采用真空塞孔机,保证一刀塞孔,从而保证孔内树脂无气泡;

s5:贴干膜、曝光、显影、蚀刻,蚀刻时去除需要pth孔的外层铜,以及板面不需要的铜层;蚀刻压力上压3.0kg/cm2,下压2.6kg/cm2,蚀刻两次以保证线宽的均匀性;

s6:油墨印刷,印刷油墨时在pth孔的一面油墨用43t网版,印刷、曝光、显影4次,油墨厚度控制100μm以上;

s7:成型、表面处理、终检等完成线路板的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所述多层板由下到上依次包括信号层以及多层导电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镀铜箔:在所述信号层的外表面镀铜箔,形成外铜箔层;

s2、钻孔,在多层板上形成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多层所述导电层、信号层以及外铜箔层;

s3、电镀:在s2得到的通孔内镀铜,得到pth孔,所述pth孔贯穿多层所述导电层以及信号层;

s4、对所述pth孔进行树脂塞孔、研磨;

s5、贴干膜、曝光、显影、蚀刻:蚀刻时去除所述外铜箔层;

s6、油墨印刷,印刷油墨时在背钻孔的一面油墨用43t网版,印刷、曝光、显影4次;

s7、成型、表面处理、终检等完成线路板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pth孔内的铜厚度不小于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真空塞孔机进行树脂塞孔,保证一刀塞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蚀刻压力上压3.0kg/cm2,下压2.6kg/cm2,蚀刻次数为两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油墨厚度控制100μm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蚀刻技术去除多层板PTH孔孔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下料、镀铜箔、钻孔、电镀,得到具有PTH孔的多层板;对PTH进行树脂塞孔、研磨;贴干膜、曝光、显影、蚀刻,蚀刻时去除需要背钻孔的外层铜,以及板面不需要的铜层;油墨印刷,印刷油墨时在背钻孔的一面油墨用43T网版,印刷、曝光、显影4次;成型、表面处理、终检等完成线路板的制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不需要二次控深钻孔,直接在外层蚀刻时去掉不需要的铜,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王童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