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9068发布日期:2020-07-04 01:22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子技术领域,涉及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手机射频滤波器爆发式增长。在射频前端模块中,射频滤波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带外干扰和噪声滤除以满足射频系统和通讯协议对于信噪比的需求。随着通信协议越来越复杂,对于通讯协议对于频带内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滤波器的设计越来越有挑战性。另外,随着手机需要支持的频带数目不断上升,由于每一个频带有需要有自己的滤波器,因此一款手机中需要用到的滤波器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在4g网络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大通信设备巨头已经强势布局5g技术,预计2020年前后5g将正式商用。5g的使用设备手机也在正在研发过程当中,华为、中兴在2019年将推出5g商用手机和芯片,比起以前的移动通信网络,5g的新频谱范围包括:3.3ghz-4.2ghz,4.4ghz-5.0ghz,24.25-29.5ghz。

在过去的4g时代里面,主要使用的是saw滤波器,虽然说成本较低,工艺精湛,可是这个技术在5g时代却不能满足5g传输的需求。5g因为需要集成大量的电子元器,所以,滤波器尺寸需要更小以及方便集成。因此需要一种体积小,频率稳定,损耗低的滤波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ltcc工艺,实现了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中该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包括ltcc基体、电路隔离层、电极端口单元、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

进一步地:电路隔离层包含电路隔离下层pm1和电路隔离上层pm2,其中电路隔离层为大面积金属层或者大面积网格状金属层。

进一步地:电极端口单元是印制在ltcc基体下表面的金属层,包含输入端p1、输出端p2、端口地g1。

进一步地: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包括输入端连接通孔v1、输出端连接通孔v2、接地连接通孔v3、接地连接通孔v4、接地连接通孔v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

进一步地:电感l1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感l2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感l3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容c5连接在电感l3和电容c3之间;电感l4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4,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容c6连接在电感l4和电容c4之间。

进一步地:通孔v1下端连接输入端p1,通孔v1上端连接在电感l1和电容c1之间;通孔v2下端连接输入端p2,通孔v2上端连接在电感l2和电容c2之间;通孔v3下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通孔v3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上层pm2;通孔v4下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通孔v4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上层pm2;通孔v5下端连接端口地g1,通孔v5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具有低损耗、小尺寸、重量轻、高性价比等优点,该带通滤波器适用于5g通信的n77和n78频段,本实用新型基于ltcc工艺设计,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端口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ltcc基体;2电路隔离层;3电极端口单元;4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包括ltcc基体(1)、电路隔离层(2)、电极端口单元(3)、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4)。其中电路隔离层(2)包含电路隔离下层pm1和电路隔离上层pm2,其中电路隔离层为大面积网格状金属层。其中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4)包括输入端连接通孔v1、输出端连接通孔v2、接地连接通孔v3、接地连接通孔v4、接地连接通孔v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其连方式为电感l1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感l2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感l3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容c5连接在电感l3和电容c3之间;电感l4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4,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容c6连接在电感l4和电容c4之间;通孔v1下端连接输入端p1,通孔v1上端连接在电感l1和电容c1之间;通孔v2下端连接输入端p2,通孔v2上端连接在电感l2和电容c2之间;通孔v3下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通孔v3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上层pm2;通孔v4下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通孔v4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上层pm2;通孔v5下端连接端口地g1,通孔v5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封装结构为2.0mm×1.25mm×0.8mm,电极端口单元(3)是印制在ltcc基体下表面的金属层,包含输入端p1、输出端p2、端口地g1。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为3.75ghz,通带带宽3.3ghz到4.2ghz,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2.5db;阻带内,在dc~2.7ghz范围内抑制大于30db、在5.0~10ghz范围内抑制大于20db。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具有低损耗、小尺寸、重量轻、高性价比等优点,该带通滤波器适用于5g通信的n77和n78频段,另外,本实用新型基于ltcc工艺设计研发,适合批量生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带通滤波器包括ltcc基体、电路隔离层、电极端口单元、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隔离层包含电路隔离下层pm1和电路隔离上层pm2,其中电路隔离层为大面积金属层或者大面积网格状金属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口单元是印制在ltcc基体下表面的金属层,包含输入端p1、输出端p2、端口地g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包括输入端连接通孔v1、输出端连接通孔v2、接地连接通孔v3、接地连接通孔v4、接地连接通孔v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电感l1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感l2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感l3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容c5连接在电感l3和电容c3之间;电感l4一端接连接通孔v3另一端接电容c4,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通孔v4,电容c6连接在电感l4和电容c4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通孔v1下端连接输入端p1,通孔v1上端连接在电感l1和电容c1之间;通孔v2下端连接输入端p2,通孔v2上端连接在电感l2和电容c2之间;通孔v3下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通孔v3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上层pm2;通孔v4下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通孔v4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上层pm2;通孔v5下端连接端口地g1,通孔v5上端连接电路隔离下层pm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包括LTCC基体、电路隔离层、电极端口单元、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其中电路隔离层为大面积网格状金属层,滤波器电路结构单元通过通孔柱连接端口单元和电路隔离层,从而形成有效的电路回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技术实现,具有低损耗、小尺寸、重量轻、高性价比等优点,该带通滤波器适用于5G通信的N77和N78频段。

技术研发人员:代传相;邢孟江;刘永红;李小珍;王茂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雷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