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8915发布日期:2020-08-18 20:2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

本技术:
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准确的理解本申请,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在大气压下产生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从而省去了真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重现性好等特点,能够通过无声放电电离空气产生正负离子以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现有技术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多样化,主要有平板结构和同轴结构两种。但是这些结构的等离子发生器因为受限于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导致在实际中很难形成均匀的电场。以平板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离子发生器为例,是在两个电极中间插入一个绝缘板形成介质阻挡,两个电极往往采用平板结构的大尺寸金属薄板(或金属栅格)来实现,然而,电极由于尺寸较大,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从而打破两个电极之间的相等距离,造成在电极变形的地方形成局部放电,其它地方没有等离子体的产生,工作效率低,加大高频电源的电压,放电区域增大但容易产生臭氧,导致人体吸入过多的臭氧,反而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能够形成稳定均匀的电场。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其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绝缘介质板和第二绝缘介质板;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均包括内电极和与内电极相对设置的外电极,内电极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的内侧面与第二绝缘介质板的内侧面之间,外电极分别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的外侧面和第二绝缘介质板的外侧面;施加在外电极与内电极之间的高频电压。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介质板或/和第二绝缘介质板为石英玻璃板或者陶瓷板。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介质板或/和第二绝缘介质板的厚度为0.1至3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电极或/和外电极为不锈钢板或铜板。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不锈钢板或铜板上还设有若干栅格。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高频电压为高频交流电压或高频脉冲电压。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电极单元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一间隔,第一间隔是3-20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电极的侧边与第一绝缘介质板的侧边或第二绝缘介质板的侧边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二间隔,第一间隔是3-8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绝缘介质板和第二绝缘介质板的周侧均设置绝缘材料的边框。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各个电极单元中内电极通过第一导线并联相连,各个电极单元中外电极通过第二导线并联相连,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与高频电压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了多个电极单元,让每个电极单元的内电极和外电极的尺寸相对较小,从而避免可以解决大尺寸的内外电极在制作过程中造成的局部凸凹不平而引起电场强度不同造成局部放电导致无法形成均匀的等离子体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生电子的效率并可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臭氧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等离子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等离子发生器中内电极相对外电极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等离子发生器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绝缘介质板1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多个电极单元3,每个电极单元3均包括内电极31和与内电极31相对设置的外电极32,内电极31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内侧面与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内侧面之间,外电极32分别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外侧面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外侧面;施加在外电极32与内电极31之间的高频电压4。因此,对于每一个电极单元3而言,其中一个外电极32、内电极31及第一绝缘介质板1构成一个介质阻挡放电结构,而另一个外电极32、内电极31及第二绝缘介质板2构成一个介质阻挡放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多个电极单元3,因而每个电极单元3的内电极31和外电极32的尺寸相对较小,从而避免可以解决大尺寸的内外电极在制作过程中造成的局部凸凹不平而引起电场强度不同造成局部放电导致无法形成均匀的等离子体的问题,并可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臭氧发生。

其中,第一绝缘介质板1或/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为石英玻璃板或者陶瓷板,厚度为0.1至3mm为佳。

其中,内电极31或/和外电极优选使用不锈钢板或铜板。并且,不锈钢板或铜板上还设有若干栅格,栅格的形状圆形、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至少其中一种。

其中,各个电极单元3中内电极31通过第一导线61并联相连,各个电极单元3中外电极32通过第二导线62并联相连,而第一导线61的一端、第二导线62的一端与高频电压4电性相连,从而让各个电极单元3通过并联方式统一控制来同时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当然,也可以给每个电极单元3的内电极31和外电极32分别施加一个独立的高频电压4,使每个电极单元3相互独立工作。

其中,高频电压4为高频交流电压或高频脉冲电压。

进一步结合图2和图3所示。相邻的两个电极单元3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一间隔l1,第一间隔l1是3-20mm为佳,优选为5-10mm。通过设置第一间隔l1使各个电极单元3之间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工作而互不影响。

并且,第一绝缘介质板1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规格尺寸相同且相对平行设置,且内电极31的侧边与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侧边或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侧边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二间隔l2,第一间隔l1是3-8mm为佳,优选为5mm。通过让外电极32的侧边相对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侧边或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侧边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二间隔l2,在第一绝缘介质板1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周侧设置绝缘材料的边框5(例如是塑料边框),通过四周的边框5将第一绝缘介质板1、第二绝缘介质板2及各个电极单元3统一装配成一个结构简单且电场均匀的等离子发生器,装配操作十分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绝缘介质板(1)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

多个电极单元(3),每个电极单元(3)均包括内电极(31)和与内电极(31)相对设置的外电极(32),内电极(31)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内侧面与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内侧面之间,外电极(32)分别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外侧面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外侧面;

施加在外电极(32)与内电极(31)之间的高频电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介质板(1)或/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为石英玻璃板或者陶瓷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介质板(1)或/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厚度为0.1至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内电极(31)或/和外电极(32)为不锈钢板或铜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板或铜板上还设有若干栅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高频电压(4)为高频交流电压或高频脉冲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极单元(3)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一间隔,第一间隔是3-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内电极(31)的侧边与第一绝缘介质板(1)的侧边或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侧边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二间隔,第一间隔是3-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绝缘介质板(1)和第二绝缘介质板(2)的周侧均设置绝缘材料的边框(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各个电极单元(3)中内电极(31)通过第一导线(61)并联相连,各个电极单元(3)中外电极(32)通过第二导线(62)并联相连,且第一导线(61)和第二导线(62)均与高频电压(4)电性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等离子发生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绝缘介质板和第二绝缘介质板;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均包括内电极和与内电极相对设置的外电极,内电极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的内侧面与第二绝缘介质板的内侧面之间,外电极分别设在第一绝缘介质板的外侧面和第二绝缘介质板的外侧面;施加在外电极与内电极之间的高频电压。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了多个电极单元可以解决大尺寸的内外电极容易引起电场强度不同造成局部放电的缺陷,有利于提高等离子体的效率并可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臭氧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许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娜
技术研发日:2020.01.24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