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8650发布日期:2020-10-30 21: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温度测量装置都是通过接线将热敏电阻和控制电路连接,接线往往外漏且与其他装置或模块共用时,线路复杂,不易梳理,此外,在有水的情况下,还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传统电磁炉、电磁保温汤锅、电磁加热电饭锅的测温模块设置在微晶玻璃的底部间接测温,为了提高测温精度,个别电磁加热器具在微晶玻璃中心开孔,将测温热敏电阻伸出,在热敏电阻下部设置弹簧,使热敏电阻在弹力作用下紧贴锅具进行测量;该情况下,在固定热敏电阻和玻璃孔之间的缝隙以及相应的固定构件处采用橡胶进行密封、防水,但是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中,密封橡胶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

在上述的解决方案中,由于热敏电阻上设置有数据传送线,会影响机构的密封性,密封不好时,水容易从缝隙沿着数据传送线流到机器内部,存在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度测量装置密封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上表面开孔的外壳,无线测温装置通过弹簧固定在孔中;电磁加热线圈固定在外壳内壁的上表面;主控制电路设在外壳内部,无线数据通讯器件与主控制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数据通讯器件包括用于发送测量控制信号的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用于接收温度信号的第一无线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电路上设置有主控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与之连接的热敏电阻、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和储能及电源管理器;能量吸收线圈连接至储能及电源管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中分配有地址码。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包括接收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出的测量控制信号的第二无线接收器和向第一无线接收器发送热敏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的第二无线发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测温装置在电磁加热器具上至少设置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吸收线圈感应电磁加热线圈上的电能,并通过储能及电源管理器,给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第二无线接收器与第二无线发射器和第一无线接收器之间均通过高频率信号传输数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电磁加热器具内部设置无线数据通讯器件和无线测温装置,无线测温装置内部设有无线温度通讯器件,无线数据通讯器件和无线温度通讯之间通过高频信号传输收发测量控制信号和温度信号,替代了传统电磁加热器具中的接线式数据传输,避免了使用繁琐和易老化的接线,更有效避免了由于密封问题导致的热敏电阻和电路板之间的连线易受到水的影响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2).无线测温装置内部的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中分配有地址码,当无线测温装置在电磁加热器具中设置多个时,第二无线接发射器向第一无线接收器发送温度信号时还发送该地址码,便于主控制电路准确识别该温度信号的坐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温度测量模块安装于电磁器具的结构图;

图2为无线温度测量模块内部原理图;

图中;1-无线测温装置,2-外壳;21-电磁加热线圈;22-主控制电路;23-弹簧,24-无线数据通讯器件,25-被加热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上表面开孔的外壳2,无线测温装置1通过弹簧23固定在孔中;电磁加热线圈21固定在外壳2内壁的上表面;主控制电路22设在外壳2内部,无线数据通讯器件24与主控制电路22相连接。

无线数据通讯器件包括用于发送测量控制信号的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用于接收温度信号的第一无线接收器。

主控制电路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型号采用mk7a22p,需要说明的是,并不局限于该型号其他适用于

本技术:
的芯片也可适用于本申请。

如图2所示,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与之连接的热敏电阻、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和储能及电源管理器;能量吸收线圈连接至储能及电源管理器。

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包括接收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出的测量控制信号的第二无线接收器和向第一无线接收器发送热敏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的第二无线发射器。

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第二无线接收器与第二无线发射器和第一无线接收器之间均通过高频率信号传输数据,避免受到电磁信号的干扰,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具体的,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主控制电路22控制电磁加热线圈21加热;无线测温装置1中的能量吸收线圈感应电磁加热线圈21上的电能,并通过储能及电源管理器,给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供电;主控制电路22通过第一无线发射器将测量控制信号发送给无线测温装置1中的第二无线接收器;第二无线接收器接收到该信号传输至测温模块控制电路,控制热敏电阻检测被加热器具25底部的温度,温模块控制电路读取到该温度信号后通过第二无线发射器发送至第一无线接收器,第一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温度信号后传输至主控制电路22内部的主控制电路芯片mk7a22p中。

无线测温装置在电磁加热器具上至少设置一个。

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中分配有地址码,第二无线发射器向第一无线接收器发送温度信号时还发送改地址码,便于主控制电路识别该温度信号的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主控制电路22、无线数据通讯器24密封设置在一起,无线测温装置1密封并设置在电磁加热器具中,无线测温装置1内部供电由能量吸收线圈感应电磁加热线圈的电量来提供,并且温度测量只是在加热器具加热过程中采集,可以1秒钟采集一次,用极短的时间传输给主控制电路22中的芯片以节约能量,即使是电磁加热器具处于最低间歇式工作的模式,也能提供充足的能量确保1秒钟传输一次温度数据;在关机状态如果需要测温,可以启动一下电磁加热线圈21,给无线测温装置充电,然后即可检测温度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开孔的外壳(2),无线测温装置(1)通过弹簧(23)固定在孔中;电磁加热线圈(21)固定在外壳(2)内壁的上表面;主控制电路(22)设在外壳(2)内部,无线数据通讯器件(24)与主控制电路(2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通讯器件包括用于发送测量控制信号的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用于接收温度信号的第一无线接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上设置有主控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与之连接的热敏电阻、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和储能及电源管理器;能量吸收线圈连接至储能及电源管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中分配有地址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包括接收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出的测量控制信号的第二无线接收器和向第一无线接收器发送热敏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的第二无线发射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测温装置在电磁加热器具上至少设置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线圈感应电磁加热线圈上的电能,并通过储能及电源管理器,给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第二无线接收器与第二无线发射器和第一无线接收器之间均通过高频率信号传输数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测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上表面开孔的外壳,无线测温装置通过弹簧固定在孔中;电磁加热线圈固定在外壳内壁的上表面;主控制电路设在外壳内部,无线数据通讯器件与主控制电路相连接。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模块控制电路,与之连接的热敏电阻、无线温度通讯器件和储能及电源管理器;能量吸收线圈连接至储能及电源管理器。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温度通讯器件与无线数据通讯器件通过高频信号传输测量控制信号和温度信号,替代了传统的接线式数据传输,避免了接线的繁琐和易老化的问题,且无线传输的形式有效避免了由于密封问题导致的热敏电阻和电路板之间的连线易受到水的影响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刚;张然;石玉岭;杨启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朗格森(西安)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