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99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壳体,具体涉及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对电能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电力系统结构和规模的持续演变,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在电能远距离输送方面的经济优势和增强电网稳定性的技术优势,被广泛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是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一般由水平设置的顶屏蔽罩、底屏蔽罩、侧屏蔽罩和设于顶、底屏蔽罩之间的换流阀组成,其中,屏蔽罩是用来屏蔽电场信号的工具,现有技术中存在屏蔽罩壳体大小固定,不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大小可调,同时满足不同工作环境需要的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设置有屏蔽罩和接地导杆,所述的接地导杆位于屏蔽罩的中心位置,在屏蔽罩的内侧设置有逐层屏蔽板,所述的逐层屏蔽板分为屏蔽a板和屏蔽b板,所述的屏蔽a板和屏蔽b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导杆,所述的连接导杆上设置有连接板,用于连接屏蔽a板和屏蔽b板的连接导杆上设置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依靠螺纹孔内旋入螺纹杆起到固定屏蔽a板和屏蔽b板,所述的屏蔽罩的外侧设置有易换屏蔽外罩,所述的易换屏蔽外罩和屏蔽罩之间依靠插接部件连接;

所述的插接部件包括插接孔和插接杆,所述的插接杆插入到插接孔内,所述的插接孔分为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所述的插接上孔设置在屏蔽罩的外侧,所述的插接下孔设置在易换屏蔽外罩的外侧,用于连接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的插接杆穿入插接孔。

所述的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为圆形孔,且所述的圆形孔内穿过插接杆,插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锁紧圈,所述的螺纹锁紧圈和插接杆之间依靠螺纹啮合。

所述的易换屏蔽外罩的内侧设置有电磁吸附垫片,所述的电磁吸附垫片为长条状铝箔片,且所述的电磁吸附垫片和易换屏蔽外罩之间依靠铜圈盘固定。

所述的铜圈盘固定在易换屏蔽外罩的内表面,所述的铜圈盘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钉,所述的螺钉穿过电磁吸附垫片,用于将电磁吸附垫片固定在易换屏蔽外罩的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屏蔽罩内部设置有接地导杆,能够使得屏蔽罩的使用更加的安全,在需要进行适应较大屏蔽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屏蔽罩外部设置有易换屏蔽外罩,这样能够扩大了屏蔽罩的屏蔽面积,适应了不同工作环境的使用需要,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之间依靠插接杆进行连接,需要卸除的时候只需要拔出插接杆,实现了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杆和插接孔俯视图。

图中:1为屏蔽罩,2为接地导杆,3为逐层屏蔽板,4为连接导杆,41为连接板,42为螺纹杆,5为易换屏蔽外罩,51为插接孔,52为插接杆,53为螺纹锁紧圈,54为电磁吸附垫片,55为铜圈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设置有屏蔽罩1和接地导杆2,所述的接地导杆2位于屏蔽罩1的中心位置,在屏蔽罩1的内侧设置有逐层屏蔽板3,所述的逐层屏蔽板3分为屏蔽a板和屏蔽b板,所述的屏蔽a板和屏蔽b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导杆4,所述的连接导杆4上设置有连接板41,用于连接屏蔽a板和屏蔽b板的连接导杆上设置的连接板41上设置有螺纹孔,依靠螺纹孔内旋入螺纹杆42起到固定屏蔽a板和屏蔽b板,所述的屏蔽罩2的外侧设置有易换屏蔽外罩5,所述的易换屏蔽外罩5和屏蔽罩1之间依靠插接部件连接;

插接部件包括插接孔51和插接杆52,所述的插接杆52插入到插接孔51内,所述的插接孔51分为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所述的插接上孔设置在屏蔽罩1的外侧,所述的插接下孔设置在易换屏蔽外罩5的外侧,用于连接屏蔽罩1和易换屏蔽外罩5的插接杆52穿入插接孔,通过插接杆实现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的装配,由于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分别位于屏蔽罩1和易换屏蔽外罩5的外侧,在需要进行装配的时候,可以将插接杆52插入到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中,实现了屏蔽罩1和易换屏蔽外罩5的装配连接,在需要拆卸的时候,可以将插接杆52从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中拔出,实现了屏蔽罩1和易换屏蔽外罩5的分离和拆卸。

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为圆形孔,且所述的圆形孔内穿过插接杆52,插接杆52的上端设置有螺纹锁紧圈53,所述的螺纹锁紧圈53和插接杆52之间依靠螺纹啮合,将插接杆插入到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内的时候实现了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的固定,但是由于插接杆两端设置有螺纹,可以通过螺纹锁紧圈53实现插接杆的螺纹啮合,螺纹锁紧圈53可以很好的锁紧着插接杆52,插接杆52连接起屏蔽罩1和易换屏蔽外罩5。

易换屏蔽外罩5的内侧设置有电磁吸附垫片54,所述的电磁吸附垫片54为长条状铝箔片,且所述的电磁吸附垫片54和易换屏蔽外罩5之间依靠铜圈盘55固定,易换屏蔽外罩5内部存在残余的电场,依靠电磁吸附垫片54可以很好的进行残余电场的吸附。

铜圈盘55固定在易换屏蔽外罩5的内表面,所述的铜圈盘55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钉,所述的螺钉穿过电磁吸附垫片54,用于将电磁吸附垫片54固定在易换屏蔽外罩5的内部,将电磁吸附垫片依靠螺钉固定在铜圈盘55的外端面,需要将电磁吸附垫片54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旋转螺钉,螺钉从铜圈盘55上卸下,使得电磁吸附垫片54可以很好的进行更换。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设置有屏蔽罩和接地导杆,所述的接地导杆位于屏蔽罩的中心位置,在屏蔽罩的内侧设置有逐层屏蔽板,所述的逐层屏蔽板分为屏蔽a板和屏蔽b板,所述的屏蔽a板和屏蔽b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导杆,所述的连接导杆上设置有连接板,用于连接屏蔽a板和屏蔽b板的连接导杆上设置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依靠螺纹孔内旋入螺纹杆起到固定屏蔽a板和屏蔽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罩的外侧设置有易换屏蔽外罩,所述的易换屏蔽外罩和屏蔽罩之间依靠插接部件连接;

所述的插接部件包括插接孔和插接杆,所述的插接杆插入到插接孔内,所述的插接孔分为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所述的插接上孔设置在屏蔽罩的外侧,所述的插接下孔设置在易换屏蔽外罩的外侧,用于连接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的插接杆穿入插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上孔和插接下孔为圆形孔,且所述的圆形孔内穿过插接杆,插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锁紧圈,所述的螺纹锁紧圈和插接杆之间依靠螺纹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换屏蔽外罩的内侧设置有电磁吸附垫片,所述的电磁吸附垫片为长条状铝箔片,且所述的电磁吸附垫片和易换屏蔽外罩之间依靠铜圈盘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圈盘固定在易换屏蔽外罩的内表面,所述的铜圈盘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螺钉,所述的螺钉穿过电磁吸附垫片,用于将电磁吸附垫片固定在易换屏蔽外罩的内部。


技术总结
一种带接地的屏蔽罩壳体,设置有屏蔽罩和接地导杆,所述的接地导杆位于屏蔽罩的中心位置,在屏蔽罩的内侧设置有逐层屏蔽板,所述的逐层屏蔽板分为屏蔽A板和屏蔽B板,所述的屏蔽A板和屏蔽B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导杆,所述的连接导杆上设置有连接板,用于连接屏蔽A板和屏蔽B板的连接导杆上设置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能够使得屏蔽罩的使用更加的安全,在需要进行适应较大屏蔽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屏蔽罩外部设置有易换屏蔽外罩,这样能够扩大了屏蔽罩的屏蔽面积,适应了不同工作环境的使用需要,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之间依靠插接杆进行连接,需要卸除的时候只需要拔出插接杆,实现了屏蔽罩和易换屏蔽外罩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刘盼;刘新利;刘敏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昆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