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9385发布日期:2020-11-10 12:1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市场上广泛使用ptc陶瓷制成的加热器作为电辅助加热。与传统的电热管相比,ptc加热器具有温度可控、无明火、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如附图1所示,一般来说,ptc加热器的结构包括:用聚酰亚胺薄膜4包裹ptc陶瓷元件1及导电所用上金属电极片2和下金属电极片3,包裹后穿入铝管5内,通过油压机或液压机等装置挤压铝管使其变形,使ptc陶瓷元件1、上金属电极片2和下金属电极片3、聚酰亚胺薄膜4接触。现有加热器结构中,聚酰亚胺薄膜是靠铝管变形后挤压在金属电极片和铝管之间,与金属电极片和铝管之间仍留有一定空隙。在加热器工作过程中,聚酰亚胺薄膜由于受热胀舒张而发出“啪、啪”声响,距离1-2米范围内声响耳朵依次可以识别,影响空调用户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包括:

加热芯体,其包括ptc陶瓷元件、贴设于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的上金属电极片和贴设于所述ptc陶瓷元件下表面的下金属电极片;

聚酰亚胺薄膜,其包裹于所述加热芯体,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内层与加热芯体之间的局部位置或者全部位置涂布有硅胶层;

铝管,其套设于聚酰亚胺薄膜外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硅胶层将聚酰亚胺薄膜与加热芯体粘接在一起,这样聚酰亚胺薄膜受热舒张动作幅度大为减小,减轻甚至杜绝加热器工作时产生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层涂布于:所述上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或/和,所述下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层涂覆于ptc陶瓷元件的两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金属电极片和下金属电极片的宽度都窄于所述ptc陶瓷元件的宽度,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未覆盖上金属电极片的区域,或/和,ptc陶瓷元件下表面上未覆盖下金属电极片的区域具有硅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层涂布于:所述上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所述下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ptc陶瓷元件的两侧面、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未覆盖上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以及ptc陶瓷元件下表面未覆盖下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中的任意几处或全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结构及尺寸,选择较优的硅胶层涂布位置,从而兼顾降噪和作业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金属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之间,以及所述下金属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元件下表面之间也涂布有硅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促进ptc陶瓷元件与上下金属电极片之间的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ptc加热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ptc陶瓷元件;2-上金属电极片;3-下金属电极片;4-聚酰亚胺薄膜;5-铝管;6-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4所示,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包括:

加热芯体,其包括ptc陶瓷元件1、贴设于ptc陶瓷元件1上表面的上金属电极片2和贴设于ptc陶瓷元件1下表面的下金属电极片3;

聚酰亚胺薄膜4,其包裹于所述加热芯体,在聚酰亚胺薄膜4内层与加热芯体之间的局部位置或者全部位置涂布有硅胶层6;

铝管5,其套设于聚酰亚胺薄膜4外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硅胶层将聚酰亚胺薄膜与加热芯体粘接在一起,这样聚酰亚胺薄膜受热舒张动作幅度大为减小,减轻甚至杜绝加热器工作时产生噪音。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硅胶层6涂布于上金属电极片2的上表面和下金属电极片3的下表面。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硅胶层6涂覆于ptc陶瓷元件1的两侧面。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金属电极片2和下金属电极片3的宽度都窄于ptc陶瓷元件1的宽度,在ptc陶瓷元件1与上金属电极片2之间以及ptc陶瓷元件1与下金属电极片3之间涂布有硅胶层6,特别地要注意的是,ptc陶瓷元件1上表面未覆盖上金属电极片的区域和ptc陶瓷元件1下表面上未覆盖下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也具有硅胶层6。在这种方式下,涂布硅胶时,只需要直接涂布在ptc陶瓷元件1的上下表面,然后贴合上下金属电极片,由于挤压力的作用,在上下金属电极片两侧会有溢胶,这样上下金属电极片两侧就存在了足够粘接聚酰亚胺薄膜4的硅胶层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胶层涂布于:上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下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ptc陶瓷元件的两侧面、ptc陶瓷元件上表面未覆盖上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以及ptc陶瓷元件下表面未覆盖下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中的任意几处或全部。在实际涂布时,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结构及尺寸,可以选择涂布整个面,也可以仅涂布某一面的局部位置,只需要能有效粘接住聚酰亚胺薄膜并阻止其受热波动产生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金属电极片2与ptc陶瓷元件1上表面之间,以及下金属电极片3与ptc陶瓷元件1下表面之间也涂布有硅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促进ptc陶瓷元件与上下金属电极片之间的导热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芯体,其包括ptc陶瓷元件、贴设于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的上金属电极片和贴设于所述ptc陶瓷元件下表面的下金属电极片;

聚酰亚胺薄膜,其包裹于所述加热芯体,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内层与加热芯体之间的局部位置或者全部位置涂布有硅胶层;

铝管,其套设于聚酰亚胺薄膜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涂布于:所述上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或/和,所述下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涂布于ptc陶瓷元件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电极片和下金属电极片的宽度都窄于所述ptc陶瓷元件的宽度,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未覆盖上金属电极片的区域,或/和,ptc陶瓷元件下表面上未覆盖下金属电极片的区域具有硅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涂布于:所述上金属电极片的上表面、所述下金属电极片的下表面、ptc陶瓷元件的两侧面、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未覆盖上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以及ptc陶瓷元件下表面未覆盖下金属电极片的区域中的任意几处或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之间,以及所述下金属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元件下表面之间也涂布有硅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噪音PTC加热器,包括加热芯体、硅胶层、聚酰亚胺薄膜和铝管,加热芯体包括PTC陶瓷元件、贴设于所述PTC陶瓷元件上表面的上金属电极片和贴设于所述PTC陶瓷元件下表面的下金属电极片,聚酰亚胺薄膜包裹于所述加热芯体,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内层与加热芯体之间的局部位置或者全部位置涂布有硅胶层。通过硅胶层将聚酰亚胺薄膜与加热芯体粘接在一起,这样聚酰亚胺薄膜受热舒张动作幅度大为减小,减轻甚至杜绝加热器工作时产生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