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3350发布日期:2021-01-05 18:0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汽车中配套安装的各种电子电器设备也有机结合在汽车本体之上,由于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对这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会严重影响对应电子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更有甚者会造成爆炸等事故;而且由于汽车中配套安装的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往往采用较为密集的方式布置,在散热结构的安装和设计上需要尤为注重安装空间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散热效率高、结构小型化,且方便与汽车电子电器设备配套安装的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以及安装该奇热发热件散热结构的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方便与发热件配套安装、且结构小型化的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以及与汽车本体配套安装以实现其优势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包括安装底座、上层散热壳体、下层散热壳体,所述下层散热壳体固结在安装底座上,所述上层散热壳体固定安装在下层散热壳体的上方;

所述上层散热壳体、下层散热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通孔,所述上层散热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所述上层散热壳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固结有上层导热件,所述上层导热件的周围排布有上层导热板,且上层导热板与上层导热件、上层散热壳体内壁连接,所述上层导热板上均开设有彼此相对的上层通气孔;

所述下层散热壳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固结有下层导热件,所述下层导热件的周围排布有下层导热板,且下层导热板与下层导热件、下层散热壳体内壁连接,所述下层导热板上均开设有彼此相对的下层通气孔;

相邻两组上层导热板之间的间隙、相邻两组下层导热板之间的间隙与对应第一散热通孔相连通。

所述安装底座的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

所述上层散热壳体、下层散热壳体的边角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上层散热壳体、下层散热壳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下层导热件的边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下层导热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汽车发热件,且汽车发热件的顶端与上层导热件相接触。

所述第二散热通孔设置在上层导热板的间隙位置处。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所述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发热件工作发热时产生的热量由上层导热件、下层导热件分别向上层导热板、下层导热板传递,传递至上层导热板、下层导热板的热量可通过上层通气孔、下层通气孔中流通的空气将其带出外界;并且上层导热板、下层导热板以及处于上层散热壳体、下层散热壳体中的热量可通过第一散热通孔、第二散热通孔外散,其散热效率高、且方便与发热件配套安装;并且发热件散热结构安装在发热件外围,其结构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上层壳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上层壳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下层壳体与安装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上层散热壳体、3下层散热壳体、4第一散热通孔、5第二散热通孔、6上层导热件、7上层导热板、8上层通气孔、9下层导热件、10下层导热板、11下层通气孔、12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3第三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下层散热壳体3固结在安装底座1上,上层散热壳体2固定安装在下层散热壳体3的上方;

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通孔4,上层散热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5,上层散热壳体2的内部中心位置固结有上层导热件6,上层导热件6的周围排布有上层导热板7,且上层导热板7与上层导热件6、上层散热壳体2内壁连接,上层导热板7上均开设有彼此相对的上层通气孔8;

下层散热壳体3的内部中心位置固结有下层导热件9,下层导热件9的周围排布有下层导热板10,且下层导热板10与下层导热件9、下层散热壳体3内壁连接,下层导热板10上均开设有彼此相对的下层通气孔11;

相邻两组上层导热板7之间的间隙、相邻两组下层导热板10之间的间隙与对应第一散热通孔4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底座1的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安装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

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的边角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且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下层导热件9的边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3,下层导热件9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汽车发热件,且汽车发热件的顶端与上层导热件6相接触。

第二散热通孔5设置在上层导热板7的间隙位置处;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安装在汽车本体上,用于对汽车本体上配套安装的发热件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汽车本体上配套安装的发热件安装在上层散热壳体2与下层散热壳体3之间的上层导热件6、下层导热件9之间,当发热件工作发热时产生的热量由上层导热件6、下层导热件9分别向上层导热板7、下层导热板10传递,传递至上层导热板7、下层导热板10的热量可通过上层通气孔8、下层通气孔11中流通的空气将其带出外界;并且上层导热板7、下层导热板10以及处于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中的热量可通过第一散热通孔4、第二散热通孔5外散。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所述下层散热壳体(3)固结在安装底座(1)上,所述上层散热壳体(2)固定安装在下层散热壳体(3)的上方;

所述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通孔(4),所述上层散热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5),所述上层散热壳体(2)的内部中心位置固结有上层导热件(6),所述上层导热件(6)的周围排布有上层导热板(7),且上层导热板(7)与上层导热件(6)、上层散热壳体(2)内壁连接,所述上层导热板(7)上均开设有彼此相对的上层通气孔(8);

所述下层散热壳体(3)的内部中心位置固结有下层导热件(9),所述下层导热件(9)的周围排布有下层导热板(10),且下层导热板(10)与下层导热件(9)、下层散热壳体(3)内壁连接,所述下层导热板(10)上均开设有彼此相对的下层通气孔(11);

相邻两组上层导热板(7)之间的间隙、相邻两组下层导热板(10)之间的间隙与对应第一散热通孔(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所述安装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的边角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且上层散热壳体(2)、下层散热壳体(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导热件(9)的边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3),所述下层导热件(9)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汽车发热件,且汽车发热件的顶端与上层导热件(6)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通孔(5)设置在上层导热板(7)的间隙位置处。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下层散热壳体固结在安装底座上,上层散热壳体固定安装在下层散热壳体的上方;上层散热壳体、下层散热壳体的侧壁上开设第一散热通孔,上层散热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上层散热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上层导热件、上层导热板,上层导热板上开设彼此相对的上层通气孔;下层散热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下层导热件、下层导热板,下层导热板上开设彼此相对的下层通气孔。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本体和配套安装在其上的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率高、方便与发热件配套安装、且结构小型化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丁佳;王昭;何文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