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路引导器及包括其的高频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1956发布日期:2021-08-24 12:4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路引导器及包括其的高频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路引导器及包括其的高频电源。



背景技术:

在大型电器设备中,由于功率、电流、电压等的数值很高,设备的发热量非常大,此时就需要良好的热交换条件来支持设备冷却,一般设置对流用的风口来通过气流进行热交换散热。

现有的高频电源安装在集油盘中,高频电源的本体下部设置有进、出风口,集油盘四壁对高频电源进、出风口形成明显遮挡,阻碍气流循环,另外,两台高频电源的风口距离过近的话,会造成热风再次进入设备中而无法排出,或者热量积聚而无法继续顺利散热,导致热风短路现象,影响所有设备的顺利散热。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经济成本,开发能够顺利的引导气流交换流动且成本低的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路引导器,以解决现有高频电源容易出现气流散热不顺畅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路引导器的高频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路引导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路引导器,用于设置在高频电源的出风口上,包括逐一首尾连接的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气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整体呈l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管的截面面积,所述转接管的出气端截面面积大于进气端截面面积。

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方管状结构,所述转接管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均为适配的方管结构。

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高频电源的出风口通过螺栓可拆连接。

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的外表面均经过丝印处理。

所述出风管的出口端边缘钝化处理。

所述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均由304不锈钢制成,厚度均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频电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频电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下部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路引导器,所述风路引导器包括逐一首尾连接的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气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整体呈l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管的截面面积,所述转接管的出气端截面面积大于进气端截面面积。

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方管状结构,所述转接管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均为适配的方管结构。

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高频电源的出风口通过螺栓可拆连接。

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的外表面均经过丝印处理。

所述出风管的出口端边缘钝化处理。

所述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均由304不锈钢制成,厚度均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截面面积大于进风管截面面积,所以整个装置呈现扩口结构,降低了风阻系数,而l形的形状可以避开遮挡和短路路径,提高气流循环效率,从而使整个设备的散热情况得到改善,高频电源整体温度下降了5~8摄氏度,即使高热天气,设备变压器温度高报警和igbt温度高报警频率大福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路引导器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对应的左视图;

图3为图1对应的俯视图;

图中:1、出风管,2、转接管,3、进风管,4、安装板,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路引导器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风路引导器,用于设置在高频电源的出风口上,包括逐一首尾连接的进风管3、转接管2和出风管1,进风管3和出风管1的气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进风管3、出风管1和转接管2整体呈l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出风管1的截面面积大于进风管3的截面面积,转接管2的出气端截面面积大于进气端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进风管3和出风管1均为方管状结构,转接管2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均为适配的方管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也可以采用圆筒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拆卸,进风管3的进气端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与高频电源的出风口通过螺栓5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美观效果,进风管3、出风管1和转接管2的外表面均经过丝印处理。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误伤人员,出风管1的出口端边缘钝化处理。

进风管3、转接管2和出风管1均由304不锈钢制成,厚度均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截面面积大于进风管截面面积,所以整个装置呈现扩口结构,采用导流和反向变径设计,风阻小于0.05pa,降低了风阻系数,而l形的形状可以避开遮挡和短路路径,提高气流循环效率,从而使整个设备的散热情况得到改善,高频电源整体温度下降了5~8摄氏度,即使高热天气,设备变压器温度高报警和igbt温度高报警频率大福降低。

一种高频电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下部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路引导器,所述风路引导器如上所述的风路引导器,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路引导器,用于设置在高频电源的出风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逐一首尾连接的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气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整体呈l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管的截面面积,所述转接管的出气端截面面积大于进气端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路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方管状结构,所述转接管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均为适配的方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路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高频电源的出风口通过螺栓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路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的外表面均经过丝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路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出口端边缘钝化处理。

6.一种高频电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下部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路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引导器包括逐一首尾连接的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气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整体呈l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管的截面面积,所述转接管的出气端截面面积大于进气端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方管状结构,所述转接管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均为适配的方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进气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高频电源的出风口通过螺栓可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的外表面均经过丝印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出口端边缘钝化处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路引导器及包括其的高频电源,所述风路引导器包括逐一首尾连接的进风管、转接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气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所述进风管、出风管和转接管整体呈L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管的截面面积,所述转接管的出气端截面面积大于进气端截面面积。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风阻系数,提高了气流循环效率,使整个设备的散热情况得到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阔;韦松伟;文战友;杨有生;袁政伟;陈卫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