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2450发布日期:2023-06-08 03:5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计算机主机或服务器主机中,基于提升机箱内部空间利用率及使用弹性与便利性等目的,机箱内可设置额外的壳件以对空间进行初步的划分。以适于叠置于服务器机箱内的载盘为例,载盘可用于承载电路板及相关的装置或模块,从而可让使用者能快速且一次性地将所需的装置或模块配置于机箱的上层空间。

2、现有的服务器大多只是将载盘浮动地摆放于机箱中后再仰赖机箱外盖予以限位,但这样的限位效果不足,常使得载盘及其所承载的装置或模块因外力影响而脱离预定位置。为此,虽然也有利用螺丝将载盘螺锁于机箱的做法,但因为载盘上能用于锁孔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锁孔通常是配置于载盘的边缘或角落处,这使得载盘仅在被螺锁的区域获得支撑,其他较远离边缘或角落的部分则容易因自身结构或承重等因素而影响结构强度,从而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所承载装置或模块的稳固性。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藉以解决前述壳件有支撑性不足而影响结构强度等相关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壳体组件,适于一承载件且壳体组件包括一壳件、一致动件以及一卡合机构。壳件适于叠置于承载件。致动件设置于壳件。卡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连接且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件的一表面。致动件可分离地抵接于第一构件相对远离第二构件的一端,以经由第一构件连动第二构件,使第二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承载件的一第一突柱。

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承载件以及一壳体组件。承载件设有一第一突柱。壳体组件包括一壳件、一致动件以及一卡合机构。壳件适于叠置于承载件。致动件设置于壳件。卡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连且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件的一表面。第一构件相对远离第二构件的一端可分离地抵接于该致动件,使第一构件连动第二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承载件的一第一突柱。

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承载件以及一壳体组件。承载件设有一第一突柱。壳体组件包括一壳件、一致动件以及一卡合机构。壳件适于叠置于承载件。致动件设置于壳件。卡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连且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件的同一表面。第一构件相对远离第二构件的一端可分离地抵接于该致动件,使第一构件连动第二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承载件的一第一突柱。

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承载件,适于一壳件且包括一板体、一致动件以及一卡合机构。致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承载件的板体。卡合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连接且可活动地设置于承载件的板体。致动件接触第一构件,以经由第一构件连动第二构件,使第二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突设于壳件的一第一突柱。

6、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由于卡合机构的第一构件可受到致动件驱使,而令第二构件卡合第一突柱,因此,设有此卡合机构的壳体组件或承载件,得以自所设置位置往所需的区域延伸而经由卡合第一突柱而获得支撑,藉以有效避免壳体的部分区域因自身结构、承重、振动或撞击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的问题,进而可确保所承载的装置或模块的稳固性。

7、以上关于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适于一承载件,该壳体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中该第一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件,该第二构件可滑移地设置于该壳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齿件,该至少一齿件与该卡合机构分别配置于该壳件的相邻两侧,该至少一齿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件,该至少一齿件的其中一者为该致动件,该致动件可分离地啮合于该卡合机构的该第一构件,且该致动件的转轴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构件的转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还包括一把手,该把手经由该至少一齿件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件而具有一平躺位置与一竖直位置,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动至该平躺位置时,该致动件啮合于该第一构件,使该第一构件带动该第二构件卡合于该第一突柱;当该把手自该平躺位置转向该竖直位置时,该把手经由该至少一齿件致动该第一构件,以驱使该第二构件脱离于该第一突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中该至少一齿件包括彼此相啮合的一第一齿件以及一第二齿件,该把手经由该第二齿件连接于该壳件及连动该第一齿件,该第一齿件设有一第一卡合部,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向该平躺位置时,该把手经由该第二齿件转动该第一齿件,以使该第一卡合部卡合于该承载件的至少一第二突柱的其中一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中该至少一齿件还包括啮合于该致动件的一第三齿件,该第一齿件与该第三齿件分别啮合于该第二齿件的相对两侧,该第二齿件与该致动件分别啮合于该第三齿件的相对两侧,该致动件的外缘具有一有齿区以及一无齿区,当该把手位于该竖直位置时,该卡合机构的该第一构件位于该致动件的该无齿区而未啮合于该致动件;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向该平躺位置时,该致动件的该有齿区的齿啮合并致动该第一构件,从而令该第二构件卡合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突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中该致动件设有一第二卡合部,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向该平躺位置时,该把手经由该第二齿件与该第三齿件转动该致动件,以使该致动件的该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该承载件的该至少一第二突柱的另一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弹性件,该至少一弹性件衔接于该第二构件与该壳件之间,当该致动件抵接于该第一构件时,该第二构件卡合于该第一突柱;当该致动件释放该第一构件时,该至少一弹性件驱使该第二构件脱离该第一突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中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均呈薄片状。

10.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件,该第二构件可滑移地设置于该壳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齿件,该至少一齿件与该卡合机构分别配置于该壳件的相邻两侧,该至少一齿件的其中一者为该致动件,该至少一齿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件,该致动件可分离地啮合于该卡合机构的该第一构件,且该致动件的转轴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构件的转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组件还包括一把手,该把手经由该至少一齿件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壳件而具有一平躺位置与一竖直位置,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动至该平躺位置时,该致动件啮合于该第一构件,使该第一构件带动该第二构件卡合于该第一突柱;当该把手自该平躺位置转向该竖直位置时,该把手经由该至少一齿件致动该第一构件,以驱使该第二构件脱离于该第一突柱。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齿件包括彼此相啮合的一第一齿件以及一第二齿件,该把手经由该第二齿件连接于该壳件及连动该第一齿件,该第一齿件设有一第一卡合部,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向该平躺位置时,该把手经由该第二齿件转动该第一齿件,以使该第一卡合部卡合于该承载件的至少一第二突柱的其中一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齿件还包括啮合于该致动件的一第三齿件,该第一齿件与该第三齿件分别啮合于该第二齿件的相对两侧,该第二齿件与该致动件分别啮合于该第三齿件的相对两侧,该致动件的外缘具有一有齿区以及一无齿区,当该把手位于该竖直位置时,该卡合机构的该第一构件位于该致动件的该无齿区而未啮合于该致动件;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向该平躺位置时,该致动件的该有齿区的齿啮合并致动该第一构件,从而令该第二构件卡合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突柱。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致动件设有一第二卡合部,当该把手自该竖直位置转向该平躺位置时,该把手经由该第二齿件与该第三齿件转动该致动件,以使该致动件的该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该承载件的该至少一第二突柱的另一者。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弹性件,该至少一弹性件衔接于该第二构件与该壳件之间,当该致动件抵接于该第一构件时,该第二构件卡合于该第一突柱;当该致动件释放该第一构件时,该至少一弹性件驱使该第二构件脱离该第一突柱。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均呈薄片状。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与该卡合机构分别位于该壳件的相对两侧。

20.一种承载件,该承载件适于一壳件,该承载件包括: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承载件,其中该第一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板体,该第二构件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板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承载件,该承载件还包括至少一弹性件,该至少一弹性件衔接于该致动件与该板体之间,以驱使该致动件推抵该第一构件,从而经由该第一构件令该第二构件卡合该第一突柱。


技术总结
一种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壳体组件包括壳件、致动件以及卡合机构,壳件适于叠置于承载件,致动件设置于壳件,卡合机构包括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连接且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件的表面,致动件可分离地抵接于第一构件相对远离第二构件的一端,以经由第一构件连动第二构件,使第二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承载件的第一突柱。本发明的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壳件因自身结构、承重、振动或撞击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的问题,进而可确保所承载的装置或模块的稳固性,同时,使用者得以仅藉由转动、提取把手等免工具的简单步骤即可实现壳体组件的安装,有助于提升相关维修、替换、检测等作业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柯莉,陈奕生,谭斯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