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6634发布日期:2022-04-30 21:3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led照明灯具上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2.驱动电源是将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来驱动led灯珠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驱动电源装置是一种用来保护led驱动电源内部元器件和解决led驱动电源散热、提高led驱动电源整体寿命的组件。
3.市场上现有的驱动电源装置主要采用铝挤出成型和铝合金压铸成型工艺得到,当驱动电源开始工作时,驱动电源元器件上产生的热量就会传导至驱动电源装置,通过装置表面的散热筋条或散热结构进行散热,显然,在大功率的情况下,这种结构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需要通过传导至驱动电源装置的表面,利用空气对流进行散热,从而会导致散热失效,元器件寿命迅速降低,甚至加快驱动电源的老化和出现故障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安装简单方便、成本较低、散热性能更好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包括上壳、底壳、风扇和接线端子,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参数铭牌区、上壳固定片、风扇固定孔、刻印参数区、风扇对流弧形孔、风扇对流圆形孔和第一散热孔,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驱动电源pcb固定孔和第二散热孔。
6.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孔为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壳的两侧,数量为45~50个之间。
7.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为9pin结构,功能分别对应所述刻印参数区。
8.优选地,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4个所述驱动电源pcb固定孔。
9.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宽度为2~3.5mm之间。
10.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通过接线螺丝固定在所述底壳上,且所述接线螺丝的数量为9个。
11.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条形状。
12.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4个上壳固定孔,分别对应所述上壳固定片,所述上壳固定片的数量为4个。
13.优选地,所述底壳为五金冲压工艺制成,材料为1060铝合金。
14.优选地,所述风扇固定孔上设置有所述风扇并通过2颗风扇固定螺丝固定。
15.优选地,所述风扇对流弧形孔的数量为12个。
16.优选地,所述风扇对流圆形孔的数量为4个。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分布在所述上壳的顶面,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为10个。
18.优选地,所述上壳为五金冲压工艺制成,材料为1060铝合金。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4个所述驱动电源pcb固定孔,极大方便快捷的安装且可二次维修更换;2、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风扇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整体散热能力,延长了驱动电源的寿命;3、所述上壳和底壳均为五金冲压工艺制成,成本相对较低,便于批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3.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为:1-上壳、2-底壳、3-风扇、4-接线端子、5-风扇对流弧形孔、6-第二散热孔、7-第一散热孔、11-参数铭牌区、12-上壳固定片、13-风扇固定孔、14-刻印参数区、21-驱动电源pcb固定孔、31-风扇固定螺丝、41-接线螺丝、51-风扇对流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6.请参阅图1-3,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包括1上壳、2底壳、3风扇和4接线端子,所述1上壳上设置有11参数铭牌区、12上壳固定片、13风扇固定孔、14刻印参数区、5风扇对流弧形孔、51风扇对流圆形孔和7第一散热孔,所述2底壳上设置有21驱动电源pcb固定孔和6第二散热孔。
27.进一步地,所述6第二散热孔为对称分布在所述2底壳的两侧,数量为45~50个之间。
28.进一步地,所述4接线端子为9pin结构,功能分别对应所述14刻印参数区。
29.进一步地,所述2底壳的底部设置有4个所述21驱动电源pcb固定孔。
30.进一步地,所述6第二散热孔的宽度为2~3.5mm之间。
31.进一步地,所述4接线端子通过41接线螺丝固定在所述2底壳上,且所述41接线螺丝的数量为9个。
32.进一步地,所述6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条形状。
33.进一步地,所述2底壳上还设置有4个上壳固定孔,分别对应所述12上壳固定片,所述12上壳固定片的数量为4个。
34.进一步地,所述2底壳为五金冲压工艺制成,材料为1060铝合金。
35.进一步地,所述13风扇固定孔上设置有所述3风扇并通过2颗31风扇固定螺丝固
定。
36.进一步地,所述5风扇对流弧形孔的数量为12个。
37.进一步地,所述51风扇对流圆形孔的数量为4个。
38.进一步地,所述7第一散热孔分布在所述1上壳的顶面,所述7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为10个。
39.进一步地,所述1上壳为五金冲压工艺制成,材料为1060铝合金。


技术特征:
1.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包括上壳、底壳、风扇和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参数铭牌区、上壳固定片、风扇固定孔、刻印参数区、风扇对流弧形孔、风扇对流圆形孔和第一散热孔,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驱动电源pcb固定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4个所述驱动电源pcb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条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9pin结构,功能分别对应所述刻印参数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散热孔为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壳的两侧,数量为45~50个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LED照明灯具上的新型大功率驱动电源装置,包括上壳、底壳、风扇和接线端子,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参数铭牌区、上壳固定片、风扇固定孔、刻印参数区、风扇对流弧形孔、风扇对流圆形孔和第一散热孔,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驱动电源PCB固定孔和第二散热孔,有益效果是:安装简单方便、成本较低、散热性能更好。散热性能更好。散热性能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军 黄建民 傅海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吉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