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3924发布日期:2022-06-04 06:0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集成电路外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合集成电路外壳一般包括底板、多个插设在底板上的引脚以及设置在引脚与底板之间用于密封及绝缘的玻璃珠。目前在装配时,先一一将玻璃珠放入底板上对应的孔内,然后再将引脚逐一插入玻璃珠的孔内,完成组装,最后烧结成型即可。
3.该类产品目前是通过人工用镊子逐一将玻璃珠装入底板的孔内,很容易将玻璃珠用镊子夹坏,导致产品不良,并且不容易检验出来,给生产、包装带来较多的人工浪费,且组装一整盘玻璃珠大约耗时40-50分钟,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该装置配合混合集成电路外壳烧结模具使用,能够快速将一整批玻璃珠装入底板上对应的玻璃珠安装孔内,且避免了玻璃珠的破损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玻璃珠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孔,所述的装置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相适配的中模,所述的上模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定位腔,所述的中模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导向通道,所述的玻璃珠导向通道的底部设有底板让位腔。先将玻璃珠放置在上模上的玻璃珠定位腔中,之后通过中模上的玻璃珠导向通道将玻璃珠装入底板上对应的玻璃珠安装孔内。
7.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珠定位腔包括多个与玻璃珠相适配的玻璃珠定位盲孔。
8.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珠定位盲孔的顶部孔口处设有玻璃珠定位盲孔倒角。玻璃珠定位盲孔倒角便于玻璃珠快速进入玻璃珠定位盲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珠导向通道包括多个与玻璃珠定位盲孔相适配的玻璃珠下落孔,所述的玻璃珠下落孔的底部与对应的底板让位腔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珠下落孔的顶部孔口处设有玻璃珠下落孔倒角。玻璃珠下落孔倒角便于玻璃珠快速进入玻璃珠下落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让位腔与底板的顶部相适配。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的底板让位腔的上方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凸台定位腔。
13.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3个玻璃珠安装孔。
14.进一步地,所述的中模的下方设有烧结模具,该烧结模具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底板安装腔,并且多个底板安装腔与多个底板让位腔一一对应。烧结模具用于对安装好的产品进行烧结。底板安装腔与底板让位腔配合,对底板进行定位。
15.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安装腔的下方设有与玻璃珠导向通道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
腔。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底板与玻璃珠装配时,整个过程中玻璃珠均处于自由状态,不受任何外力,使玻璃珠的破损问题能够轻松解决。此外,仅需通过模具的几次翻转,便可将玻璃珠顺利放入底板上对应的玻璃珠安装孔内,所用时间少于2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底板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底板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玻璃珠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上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玻璃珠定位腔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中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玻璃珠导向通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将玻璃珠装入玻璃珠定位腔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将中模放置在装有底板的烧结模具上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上模中的玻璃珠经玻璃珠导向通道落入底板上对应的玻璃珠安装孔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记说明:
29.1—底板、2—玻璃珠、3—玻璃珠安装孔、4—上模、5—中模、6—玻璃珠定位腔、7—玻璃珠导向通道、8—底板让位腔、9—玻璃珠定位盲孔、10—玻璃珠定位盲孔倒角、11—玻璃珠下落孔、12—玻璃珠下落孔倒角、13—凸台、14—凸台定位腔、15—烧结模具、16—底板安装腔、17—玻璃珠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1.实施例:
3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底板1上开设有3个与玻璃珠2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孔3,底板1上还设有凸台13。
33.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包括上模4以及与上模4相适配的中模5,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上模4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定位腔6,中模5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导向通道7,玻璃珠导向通道7的底部设有底板让位腔8。
34.玻璃珠定位腔6包括3个与玻璃珠2相适配的玻璃珠定位盲孔9。玻璃珠定位盲孔9的顶部孔口处设有玻璃珠定位盲孔倒角10。玻璃珠导向通道7包括3个与玻璃珠定位盲孔9相适配的玻璃珠下落孔11,玻璃珠下落孔11的底部与对应的底板让位腔8相连通。玻璃珠下落孔11的顶部孔口处设有玻璃珠下落孔倒角12。底板让位腔8与底板1的顶部相适配。底板
让位腔8的上方设有与凸台13相适配的凸台定位腔14。
35.中模5的下方设有烧结模具15,该烧结模具15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底板安装腔16,并且多个底板安装腔16与多个底板让位腔8一一对应。底板安装腔16的下方设有与玻璃珠导向通道7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腔17。
36.应用过程如下:
37.1)如图9所示,将少许玻璃珠2轻轻撒在上模4上,轻轻摇动上模4,由于上模4上每个玻璃珠定位盲孔9的顶部孔口边缘均设有玻璃珠定位盲孔倒角10,玻璃珠2很容易进入玻璃珠定位盲孔9内;之后再将上模4倾斜一个角度,使上模4上多余的玻璃珠2滑落至玻璃珠盛放盒内;
38.2)如图10所示,将中模5盖到已经装好底板1的烧结模具15上,通过底板1上的凸台13与中模5上的凸台定位腔14相互定位,使中模5上的孔与烧结模具15上的腔一一对应;
39.3)如图11所示,将盖有中模5的烧结模具15整体翻转180
°
,与上模4对齐,然后将上模4、中模5、烧结模具15整体再翻转180
°
,之后轻轻拍打上模4,使玻璃珠2顺利进入底板1的玻璃珠安装孔3内,之后移开上模4、中模5,完成底板1与玻璃珠2的装配。
40.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所述的底板(1)上开设有多个与玻璃珠(2)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上模(4)以及与上模(4)相适配的中模(5),所述的上模(4)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定位腔(6),所述的中模(5)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导向通道(7),所述的玻璃珠导向通道(7)的底部设有底板让位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珠定位腔(6)包括多个与玻璃珠(2)相适配的玻璃珠定位盲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珠定位盲孔(9)的顶部孔口处设有玻璃珠定位盲孔倒角(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珠导向通道(7)包括多个与玻璃珠定位盲孔(9)相适配的玻璃珠下落孔(11),所述的玻璃珠下落孔(11)的底部与对应的底板让位腔(8)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珠下落孔(11)的顶部孔口处设有玻璃珠下落孔倒角(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让位腔(8)与底板(1)的顶部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凸台(13),所述的底板让位腔(8)的上方设有与凸台(13)相适配的凸台定位腔(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开设有3个玻璃珠安装孔(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5)的下方设有烧结模具(15),该烧结模具(15)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底板安装腔(16),并且多个底板安装腔(16)与多个底板让位腔(8)一一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安装腔(16)的下方设有与玻璃珠导向通道(7)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腔(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板与玻璃珠装配装置,底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玻璃珠相适配的玻璃珠安装孔,装置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相适配的中模,上模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定位腔,中模上呈阵列状布设有多个玻璃珠导向通道,玻璃珠导向通道的底部设有底板让位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底板与玻璃珠装配时,整个过程中玻璃珠均处于自由状态,不受任何外力,使玻璃珠的破损问题能够轻松解决。此外,仅需通过模具的几次翻转,便可将玻璃珠顺利放入底板上对应的玻璃珠安装孔内,所用时间少于2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科发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