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8650发布日期:2022-06-29 05:2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fpc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fpc板厚度越来越薄,相对应的补强厚度也变薄,针对特殊位置因使用要求不能取消补强,fpc板的后端需要补强支撑才能保证插拔使用次数达标,避免插拔应力造成焊脚受折弯力产生锡裂。fpc板的后端补强分为fr4补强板和钢片补强板,其中钢片补强板与fpc板地线导通,传统的钢片与fpc压合采用真空快压机压合,经过一段时间高温高压作用,使得钢片上导电胶与fpc粘接,后经过烘烤使胶固化。真空快压机采用气囊充气的方式对fpc板的表面产生压力,由于受气囊承受压力影响,相对压力值受限,一般压力在23kgf左右;气囊为硅胶材质制成,相对较软,压合时气囊具有填充性,当钢片厚度与fpc板厚度接近或更薄时,钢片本身的塑性不足,造成压合过程钢片轻微变形,经过炉高温作用,钢片反弹造成钢片上导电胶与fpc的铜箔层发生微分离,使得导电胶与fpc板接触阻值变大,影响fpc板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从而实现超薄导电胶钢片避免阻值超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4.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包括放置于机台顶部的下玻纤布层、设于下玻纤布层顶部的下tpx层、设于下tpx层顶部的fpc板、及设于fpc板上方的可升降移动设置的上玻纤布层;所述上玻纤布层底部设有压接fpc板的上tpx层,所述fpc板的表面设有外露铜箔层的若干接触槽,所述fpc板的表面位于接触槽的顶部放置有钢片组件,钢片组件包括钢片、涂覆于钢片底部的导电胶层,导电胶层与fpc板的接触槽位置对应贴合,所述上tpx层高温高压作用于钢片和导电胶层上,所述接触槽内铜箔层受力向上拱起接触导电胶层并固化。
5.具体的,所述下tpx层和上tpx层均为透明塑料的硬质层。
6.具体的,若干所述接触槽包括间隔设置的l型的第一接触槽和t型的第二接触槽。
7.具体的,所述钢片的两端延伸出fpc板的两侧边缘外部设置。
8.具体的,所述fpc板位于接触槽的位置高温受压变形呈上拱的弧形结构,所述导电胶层高温受压接触弧形结构的顶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0.通过增加压合时fpc板的变形量,保证压合时钢片的可塑性,保持钢片压合过程不发生反弹变形,导电胶层与fpc板的铜箔层不发生变动,达到接触阻值稳定的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前层叠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施例压合后层叠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施例fpc板压合变形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施例fpc板和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数字表示:
16.1下玻纤布层、2下tpx层、3fpc板、31铜箔层、32接触槽、33弧形结构、4上玻纤布层、5上tpx层、6钢片、61导电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实施例:
19.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包括放置于机台顶部的下玻纤布层1、设于下玻纤布层1顶部的下tpx层2、设于下tpx层2顶部的fpc板3、及设于fpc板3上方的可升降移动设置的上玻纤布层4;上玻纤布层4底部设有压接fpc板3的上tpx层5,fpc板3的表面设有外露铜箔层31的若干接触槽32,fpc板3的表面位于接触槽32的顶部放置有钢片组件,钢片组件包括钢片6、涂覆于钢片6底部的导电胶层61,导电胶层61与fpc板3的接触槽32位置对应贴合,上tpx层2高温高压作用于钢片6和导电胶层61上,接触槽32内铜箔层31受力向上拱起接触导电胶层61并固化。
20.下tpx层2和上tpx层5为透明塑料的硬质层,能保证压接过程的稳定性。
21.本实施例中fpc板3为0.2mm,导电胶层61为0.04mm,钢片6为0.05mm。
22.上玻纤布层4连接有驱动其带动上tpx层5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常规的气缸,或上玻纤布层4通过轴接的方式固定于机台,上玻纤布层4可旋转连接机台,通过旋转上玻纤布层4使得上tpx层5压接于钢片6表面。上玻纤布层4的压力控制为100kgf,温度为185℃。
23.fpc板3的表面设有去除保护层并外露铜箔层31的若干接触槽32,若干接触槽32包括间隔设置的l型的第一接触槽和t型的第二接触槽。钢片6的两端延伸出fpc板3的两侧边缘外部设置。
24.fpc板3位于接触槽32的位置高温受压变形呈上拱的弧形结构33。导电胶层61高温受压接触弧形结构33的顶端。
25.应用本实施例时,钢片组件放置于fpc板3上,上玻纤布层4带动上tpx层5压接钢片,钢片6保持不变形,经过smt高炉温时,因fpc板3的铜箔层31的延展性,高温时发生形变,上tpx层5为硬质材料接触钢片6稳定,钢片6上导电胶层61与fpc板3的铜箔层31接触不发生变动,故接触阻值不产生变化。
26.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压合时fpc板3的变形量,保证压合时钢片6的可塑性,保持钢片6压合过程不发生反弹变形,导电胶层61与fpc板3的铜箔层31不发生变动,达到接触阻值稳定的性能。
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机台顶部的下玻纤布层、设于下玻纤布层顶部的下tpx层、设于下tpx层顶部的fpc板、及设于fpc板上方的可升降移动设置的上玻纤布层;所述上玻纤布层底部设有压接fpc板的上tpx层,所述fpc板的表面设有外露铜箔层的若干接触槽,所述fpc板的表面位于接触槽的顶部放置有钢片组件,钢片组件包括钢片、涂覆于钢片底部的导电胶层,导电胶层与fpc板的接触槽位置对应贴合,所述上tpx层高温高压作用于钢片和导电胶层上,所述接触槽内铜箔层受力向上拱起接触导电胶层并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tpx层和上tpx层均为透明塑料的硬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接触槽包括间隔设置的l型的第一接触槽和t型的第二接触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的两端延伸出fpc板的两侧边缘外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位于接触槽的位置高温受压变形呈上拱的弧形结构,所述导电胶层高温受压接触弧形结构的顶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超薄导电胶钢片补强压合结构,包括放置于机台顶部的下玻纤布层、设于下玻纤布层顶部的下TPX层、设于下TPX层顶部的FPC板、及设于FPC板上方的可升降移动设置的上玻纤布层;所述上玻纤布层底部设有压接FPC板的上TPX层,所述FPC板的表面设有外露铜箔层的若干接触槽,所述FPC板的表面位于接触槽的顶部放置有钢片组件,钢片组件包括钢片、涂覆于钢片底部的导电胶层,导电胶层与FPC板的接触槽位置对应贴合,所述上TPX层高温高压作用于钢片和导电胶层上,所述接触槽内铜箔层受力向上拱起接触导电胶层并固化。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超薄导电胶钢片避免阻值超规问题。了超薄导电胶钢片避免阻值超规问题。了超薄导电胶钢片避免阻值超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云 厉长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