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5322发布日期:2023-09-24 00:4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系统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实现散热功能的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1、为了提供用户更加便利的服务,设置于服务器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的数量越来越多,或至少运算能力越来越优异。除此之外,服务器中的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硬盘、电源供应器、存储器等等的元件的数量及/或其效能也逐日上升。然而,元件数量的上升及/或效能的提升也会带来大量的废热。

2、为了让设置于机柜中的服务器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环境,现今一般是使用水冷系统以快速带走服务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然而,并非所有的机房都能够连接大楼的冰水机。又或者,即便能够连接大楼的冰水机,但冰水机的管路可能疏于管理而使冷却水过于劣化,甚至出现冰水机与其他设备连接而导致冷却水遭受污染的情况。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帮助机柜中的服务器散热,且能够稳定运行的热交换系统,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解决目前的热交换设备难以有效散热,且难以持续稳定运行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机柜以及热交换设备。至少一机柜中的每一个包括散热门板以及机柜主体,散热门板设置于机柜主体上。热交换设备包括热交换模块,热交换模块包括第一循环管以及冷却装置。第一循环管流体连通散热门板中的散热盘管组件。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循环管以及冰水机,第二循环管的一部分穿设于冰水机中以将热量传递至冰水机中,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热交换但不流体连通。

4、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设备还包括驱动模块、缓冲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连接于热交换模块,并被配置以驱动第一循环管中的第一流体沿着管路流动。缓冲模块流体连通于第一循环管。缓冲模块包括控制阀以及存储空间,控制阀位于第一循环管与存储空间之间。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驱动模块以及缓冲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传感装置。控制模块根据传感装置发出的传感信号控制控制阀开启或关闭,以及根据传感装置发出的传感信号控制驱动模块运作。

5、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运算子模块以及纪录子模块。运算子模块接收来自传感装置的传感信号,根据传感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控制信号至缓冲模块以及/或驱动模块。纪录子模块接收来自传感装置的传感信号,并存储传感信号中的电压信息、电流信息、流体压力信息、流体温度信息以及流体流量信息。

6、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泵,驱动泵设置于第一循环管中,并驱动第一循环管中的第一流体。

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泵为多个,多个驱动泵中的至少一个处于运转状态,且多个驱动泵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

8、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门板包括第一板体、多个散热片以及散热盘管组件。多个散热片设置于第一板体的邻近于机柜主体的一侧上,且多个散热片中的每一个具有散热表面。散热盘管组件设置于第一板体的邻近于机柜主体的一侧上,且热盘管组件包括入水口、出水口以及多个散热盘管。入水口一端流体连通于第一循环管。出水口一端流体连通于第一循环管。多个散热盘管中的每一个的两端分别流体连通于入水口与出水口,且多个散热盘管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延伸段以及至少一连接段。多个延伸段依序穿过多个散热表面。至少一连接段连接于多个延伸段中相邻两个的位于同一侧的一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表面正交于多个延伸段。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片直接接触多个散热盘管。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盘管沿着垂直方向依序设置于第一板体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口与入水口位于第一板体的邻近于地面的一侧或远离地面的一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门板还包括多个风扇,多个风扇设置于多个散热片与机柜主体之间或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外侧,并对应于多个散热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门板还包括滚轮。滚轮设置于第一板体的邻近于地面的一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门板还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位于机柜主体与第一板体之间。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多个散热盘管以及多个散热片位于容置空间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分别具有多个气孔。

17、在本申请中,热交换系统通过第一循环管将机柜中的热量传导出来,并通过第二循环管将热量传导至冰水机,从而有效地散热。其中,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之间仅有热量的传递,而不流体连通。如此一来,在第二循环管与冰水机之间流动的第二流体便不会污染到在第一循环管与机柜之间流动的第一流体,从而有效地延长整个热交换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本申请实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散热且可以持续稳定运行的热交换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设备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泵,所述驱动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管中,并驱动所述第一循环管中的所述第一流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泵中的至少一个处于运转状态,且多个所述驱动泵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门板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表面正交于所述多个延伸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片直接接触所述多个散热盘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盘管沿着垂直方向依序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邻近于地面的一侧或远离地面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门板还包括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设置于所述多个散热片与所述机柜主体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并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片。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门板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邻近于地面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门板还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机柜主体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多个散热盘管以及所述多个散热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分别具有多个气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机柜以及热交换设备。至少一机柜中的每一个包括散热门板以及机柜主体,散热门板设置于机柜主体上。热交换设备包括热交换模块,热交换模块包括第一循环管以及冷却装置。第一循环管流体连通散热门板中的散热盘管组件。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循环管以及冰水机,第二循环管的一部分穿设于冰水机中以将热量传递至冰水机中,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热交换但不流体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谢清福,张世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运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