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玻纤效应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1489发布日期:2024-04-30 17:01阅读:9来源:国知局
抑制玻纤效应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传输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抑制玻纤效应(glass-fibereffect)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玻纤效应(glass-fiber effect)”指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玻璃纤维的网状结构的间隙引起相对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发生变化的现象。一般而言,印刷电路板的介质层通常包括玻纤布和树脂,而因为此二种材质的介电常数有差异,所以造成了玻纤效应。然而,非理想的玻纤效应可能导致相关的传输装置的操作性能降低,例如:发生时脉偏移(clock skew)。有鉴于此,势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背景技术所面临的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1、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一种抑制玻纤效应的传输装置,包括:电路板,包括复数条玻璃纤维,以界定出纤维间距;以及传输线,设置于该电路板,其中该传输线包括复数个非平行区段;其中该传输线的该等非平行区段的每一者相较于参考线皆具有偏移距离,而该偏移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纤维间距的一半。

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输线的该等非平行区段皆具有相同的区段长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区段长度大于该偏移距离。

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区段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il。

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输线的该非平行区段的每一者相较于该参考线皆具有偏转角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该偏转角度根据下列方程式所述:

7、

8、其中“θ”代表该偏转角度,“r”代表该偏移距离,而“l”代表该区段长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偏移距离根据下列不等式所述:

10、(n-0.4)·p≤r≤(n+0.4)·p

11、其中“p”代表该纤维间距,“r”代表该偏移距离,而「n”代表任一正整数。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偏移距离根据下列方程式所述:

13、r=m·p

14、其中“p”代表该纤维间距,“r”代表该偏移距离,而“m”代表任一正整数。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偏移距离恰等于该纤维间距。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纤维间距介于1mil至25mil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抑制玻纤效应的传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传输线的该等非平行区段皆具有相同的区段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区段长度大于该偏移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区段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i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传输线的该非平行区段的每一者相较于该参考线皆具有偏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偏转角度根据下列方程式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偏移距离根据下列不等式所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偏移距离根据下列方程式所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偏移距离恰等于该纤维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纤维间距介于1mil至25mil之间。


技术总结
一种抑制玻纤效应的传输装置,包括电路板和传输线。电路板包括复数条玻璃纤维,以界定出纤维间距。传输线设置于电路板,其中传输线包括复数个非平行区段。传输线的非平行区段的每一者相较于参考线皆具有偏移距离,其中此偏移距离大于或等于纤维间距的一半。

技术研发人员:王谨熏,吴瑞北,陈庆盛,黄俊瑞,廖伟宇,张启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