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089发布日期:2023-08-24 19:2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原子层沉积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反应源加热。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加热方法是在反应装置的外部使用管式炉加热,例如管式炉对石英管内的反应源进行加热反应;该装置结构为打开式,内设一定尺寸管径,将石英管放入加热装置即可开始工作;但管式炉体积较大不便使用,温区较长不能对石英管局部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加热操作简单、方便移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加热器上开设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内设置有加热棒。

4、其中,所述加热器的外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5、其中,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加热器之间设置有隔热间隙,所述隔热板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均与所述加热器连接。

6、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上加热部以及下加热部,所述上加热部与所述下加热部叠合,所述隔热板包括上隔热板以及下隔热板,所述上隔热板与所述下隔热板铰接,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以及下支架,所述上隔热板的内壁与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上加热部连接,所述下隔热板的内壁与所述下支架连接,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下加热部连接。

7、其中,所述上隔热板的外侧设置有拉手。

8、其中,所述隔热板的材质为铝。

9、其中,所述加热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热电偶。

10、其中,所述底座的边沿处设置有多个垫块。

11、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与所述顶板连接。

12、其中,所述升降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升降组件的底部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升降组件的顶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使用时,将石英管放入通槽当中,加热棒工作,加热棒发热使得加热器整体的温度上升,进而通槽内的石英管温度上升,达到加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加热棒工作即可,升温快速,加热器导热使得通槽内温场均匀,并且体积小巧、移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加热器上开设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内设置有加热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外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加热器之间设置有隔热间隙,所述隔热板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均与所述加热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上加热部以及下加热部,所述上加热部与所述下加热部叠合,所述隔热板包括上隔热板以及下隔热板,所述上隔热板与所述下隔热板铰接,所述下隔热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以及下支架,所述上隔热板的内壁与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上加热部连接,所述下隔热板的内壁与所述下支架连接,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下加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板的外侧设置有拉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材质为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热电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边沿处设置有多个垫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微型加热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加热器上开设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内设置有加热棒。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使用时,将石英管放入通槽当中,加热棒工作,加热棒发热使得加热器整体的温度上升,进而通槽内的石英管温度上升,达到加热的效果,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加热棒工作即可,升温快速,加热器导热使得通槽内温场均匀,并且体积小巧、移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林,苏郁清,钟权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纳锋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