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8572发布日期:2023-02-10 20:0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霜恒温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


背景技术:

2.恒温器,在正常操作下以自动开路或闭路来保持受控部在一定温度范围的一种温度感测装置,其动作温度仅为固定或可调整,恒温器是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或多个热源和冷源来维持所要求的温度的一种装置,恒温器要实现这种功能,就必须具有一个敏感元件和一个转换器,敏感元件量度出温度的变化,并对转换器产生所需的作用,转换器把来自敏感元件的作用转换成对改变温度的装置能进行适当控制的作用;
3.为了提高恒温器的密封效果,恒温器表面的散热孔需要去除,从而导致恒温器的散热效果降低,由于散热效果降低,容易造成内部元件及部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因此提出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包括恒温器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底壳和导热片,所述外壳和底壳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所述外壳的底面和导热片固定连接,所述底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导热片活动卡接在矩形槽内,所述散热槽内活动设置有一组铝片组成的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槽槽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所述散热槽槽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条之间围成的区域与散热片组可活动卡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的左右面和前后面均贯穿有等距的通槽,相邻的所述通槽的间距与相邻的铝片间距相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组可在限位块和限位条围成的区域内九十度换位。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组的上端与导热片活动贴合,所述导热片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密封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1、外壳内的除霜恒温器工作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导至散热片组上,通过散热片组进行散热,同时通槽进行侧向的通风,使得气流有效带走散热片组上的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保持了除霜恒温器外壳的完整性,不影响其密封性。
12.2、根据除霜恒温器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可以调整散热片组的铝板朝向,使得铝板间的间隙与安装点的风向匹配,使得外界空气流动进通槽后不会被铝板阻挡,可以顺利穿
过铝板间的间隙,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率,避免气流被铝板阻挡在散热槽内降低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外壳;2、底壳;3、连接槽;4、连接螺栓;5、导热片;6、通槽;7、限位条;8、散热槽;9、限位块;10、矩形槽;11、连接架;12、散热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9.实施例:
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包括恒温器的外壳1,外壳1内的除霜恒温器工作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5传导至散热片组12上,通过散热片组12进行散热,同时通槽6进行侧向的通风,使得气流有效带走散热片组12上的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保持了除霜恒温器外壳1的完整性,不影响其密封性,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底壳2和导热片5,所述外壳1和底壳2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内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4,所述外壳1的底面和导热片5固定连接,所述底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矩形槽10的槽底开设有散热槽8,所述导热片5活动卡接在矩形槽10内,所述散热槽8内活动设置有一组铝片组成的散热片组12,所述散热片组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11,所述散热槽8槽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9,所述散热槽8槽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7,所述限位块9和限位条7之间围成的区域与散热片组12可活动卡接;
21.所述底壳2的左右面和前后面均贯穿有等距的通槽6,根据除霜恒温器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可以调整散热片组12的铝板朝向,使得铝板间的间隙与安装点的风向匹配,使得外界空气流动进通槽6后不会被铝板阻挡,可以顺利穿过铝板间的间隙,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率,避免气流被铝板阻挡在散热槽8内降低散热效果,相邻的所述通槽6的间距与相邻的铝片间距相同,所述散热片组12可在限位块9和限位条7围成的区域内九十度换位,所述散热片组12的上端与导热片5活动贴合,所述导热片5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密封垫。
22.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外壳1内的除霜恒温器工作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5传导至散热片组12上,通过散热片组12进行散热,同时通槽6进行侧向的通风,使得气流有效带走散热片组12上的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保持了除霜恒温器外壳1的完整性,不影响其密封性,根据除霜恒温器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可以调整散热片组12的铝板朝
向,使得铝板间的间隙与安装点的风向匹配,使得外界空气流动进通槽6后不会被铝板阻挡,可以顺利穿过铝板间的间隙,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率,避免气流被铝板阻挡在散热槽8内降低散热效果。
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包括恒温器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底壳(2)和导热片(5),所述外壳(1)和底壳(2)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内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4);所述外壳(1)的底面和导热片(5)固定连接,所述底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矩形槽(10)的槽底开设有散热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5)活动卡接在矩形槽(10)内,所述散热槽(8)内活动设置有一组铝片组成的散热片组(12),所述散热片组(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8)槽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9),所述散热槽(8)槽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7),所述限位块(9)和限位条(7)之间围成的区域与散热片组(12)可活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的左右面和前后面均贯穿有等距的通槽(6),相邻的所述通槽(6)的间距与相邻的铝片间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12)可在限位块(9)和限位条(7)围成的区域内九十度换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12)的上端与导热片(5)活动贴合,所述导热片(5)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霜恒温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密封性除霜恒温器,包括恒温器的外壳,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底壳和导热片,外壳和底壳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外壳的底面和导热片固定连接,底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槽底开设有散热槽,导热片活动卡接在矩形槽内,散热槽内活动设置有一组铝片组成的散热片组,散热片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内的除霜恒温器工作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导至散热片组上,通过散热片组进行散热,使得气流有效带走散热片组上的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保持了除霜恒温器外壳的完整性,不影响其密封性。影响其密封性。影响其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晨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