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流逆变系统、供电装置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7427发布日期:2023-05-10 09:1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流逆变系统、供电装置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集成,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流逆变系统、供电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1、功率器件、支撑电容器、电流传感器、磁环为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因功能不同,通常分立存在,需单独安装,导致实际应用中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所需的安装工时长,且各自本身功能相对单一,不符合电子元器件集成化与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也不适合某些结构局限的产品设计应用。另一方面,各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各自模具用以生产各自的外壳,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集成了常用的功率器件、支撑电容器、电流传感器、磁环电子元器件,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安装使用简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包括:功率器件,包括直流母线正负极和三相输出电极;支撑电容器,布置于所述功率器件的直流母线正负极位置,且与所述功率器件共用直流母线正负极;电流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功率器件的三相输出电极的位置,且通过线排与所述功率器件连接。

3、优选的,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还包括:磁环,布置于所述直流母线正负极的位置,所述磁环通过线排与所述功率器件连接。

4、优选的,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布置于所述支撑电容器、所述功率器件、及所述线排的热点位置。

5、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元件。

6、优选的,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还包括: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功率器件的底板位置,用于为所述功率器件和所述支撑电容器散热。

7、优选的,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体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灌封,且所述功率器件的控制电路引脚、所述直流母线正负极、所述三相输出电极裸露在外。

8、优选的,所述功率器件为igbt或mosfet组件;所述支撑电容器为磁控溅射方式形成的电容器;所述线排、所述直流母线正负极电极和所述三相输出电极的材质为以下中至少一者:镀锡铜、铜、铝;所述电流传感器为霍尔元件;所述磁环为铁氧体材质;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设有外壳,所述外壳采用pps材质。

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整流逆变系统,该系统包括本申请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

10、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供电装置,该装置包括本申请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

1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本申请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控功率集成装置集成了常用的功率器件、支撑电容器和电流传感器,且支撑电容器与功率器件共用直流母线正负极,电流传感器和磁环布置于功率器件的电极位置处,使得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安装使用简便。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还集成了磁环,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还集成了散热器,能够为功率器件和支撑电容器散热。电控功率集成装置还通过在热点位置布置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控集成装置的工作温度。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体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灌封,且所述功率器件的控制电路引脚、所述直流母线正负极、所述三相输出电极裸露在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为铁氧体材质。

9.一种整流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

10.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

11.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功率集成装置、整流逆变系统、供电装置及电动汽车,属于电路集成技术领域。所述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包括:功率器件,包括直流母线正负极和三相输出电极;支撑电容器,布置于所述功率器件的直流母线正负极位置,且与所述功率器件共用直流母线正负极;电流传感器,布置于所述功率器件的三相输出电极的位置,且通过线排与所述功率器件连接。本技术的电控功率集成装置实现了电控元器件集成化与多功能化功能集成化,具有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安装使用简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