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组件、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显示设备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0206发布日期:2023-05-25 02:2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盖板组件、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显示设备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组件、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显示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载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展,以及车载显示技术的愈发完善,汽车厂商对于窄边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窄边框,是指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到显示面板总成最外边缘的距离越窄越好。

2、而显示设备的边框宽度与显示面板的黑边宽度息息相关,往往显示面板的黑边越大,显示设备的边框相应越宽,显示面板的黑边越小,显示设备的边框相应也越窄。然而,传统显示设备的黑边很难做到极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盖板组件、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显示设备和车辆。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安装于显示设备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置腔;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为透光盖板;

3、所述第一盖板,用于盖合所述容置腔对应的开口;

4、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模组依次层叠设置;

5、所述第二盖板用于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所述第二盖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面积。

6、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盖板内。

7、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盖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8、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所在的平面。

9、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显示模组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弯折,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平行。

10、可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盖板的端面抵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二边框凸出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所述第二盖板面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还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一体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光学胶粘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设有第一遮光区域,所述第一遮光区域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侧缘设置;

15、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第二遮光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区域靠近所述第二盖板的侧缘设置;

16、所述第一遮光区域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遮光区域部分重叠。

1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8、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以及,

19、盖板组件。

20、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前壳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前壳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2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22、显示模组;以及,

23、壳体组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容置腔内,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

24、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光学胶连接。

2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显示设备。

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层盖板后,第一盖板的黑边仅需要保证防漏光效果即可,并不需要延长黑边来与外壳连接,即第一盖板与外壳的安装不再增加黑边。通过第二盖板与外壳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整个显示设备并不依靠第二盖板上的黑边来防漏光,故而第二盖板可以充分利用其上原有的黑边区域来连接外壳,即第二盖板同样不需要额外增加黑边来与外壳固定。同时,第二盖板与外壳固定,相当于实现了第一盖板与外壳的间接固定,第一盖板的侧缘与外壳之间省去了额外的胶体固定,缩小了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黑边宽度,达到了极窄边框的目的。如此,利用双层盖板后,使得盖板与外壳的安装不再增加黑边,实现了显示设备例如车载产品极限黑边。



技术特征: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安装于显示设备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置腔;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为透光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盖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所在的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显示模组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弯折,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平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盖板的端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凸出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内周面,所述第二盖板面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还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一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通过光学胶粘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设有第一遮光区域,所述第一遮光区域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侧缘设置;

10.一种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前壳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前壳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12.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光学胶粘接。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或13述的显示设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显示设备的壳体组件、显示设备以及车辆,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安装于显示设备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置腔;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为透光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用于盖合所述容置腔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模组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盖板用于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所述第二盖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面积,且所述第一盖板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盖板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双层盖板,使得盖板与外壳的安装不再增加黑边,实现了显示设备例如车载产品极限黑边。

技术研发人员:陆凯璇,张正楠,崔品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