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5058发布日期:2023-07-18 19:5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多灯同步,特别涉及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目前,rgb彩光、舞台灯、信号灯等照明产品,多灯同时点亮,做同步处理时,采用传统的同步方式(单片机等芯片控制),短期时间内可以同步,但是由于晶振器件的偏差,时间累积较长时,就会出现偏差、不同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解决在时间累积较长之后出现不同步的情况。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包括反激隔离驱动模块、mos管切换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光耦信号转换模块,所述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光耦信号转换模块与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端电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光耦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5、电容c6、稳压管zd1和光电耦合器u1,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反激隔离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稳压管z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阳极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引脚、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2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和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和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

5、进一步的,所述mos管切换模块包括四个电路结构相同的切换子模块,四个所述切换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切换子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5和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7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电阻r3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6、进一步的,还包括麦克风输入模块,所述麦克风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43、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6、三极管q7和麦克风mic,所述麦克风mic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43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9的一端、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1的一端和电阻r4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9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0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7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麦克风mic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电容c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三极管q6的发射极、麦克风mic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

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ic2,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bjsm601ane,所述芯片ic2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接5v电源,所述芯片ic2的第四引脚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2的第十一引脚与麦克风输入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2的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分别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通过设置光耦信号转换模块能够将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且能够增加光耦信号转换,给到主控模块识别,主控模块接收光耦信号转换模块转换的方波信号,通过控制光源的亮灭,以此控制不同灯之间的同步工作,从而实现多灯(即多光源)同步的功能;设置反激隔离驱动模块用以驱动光源工作,设置mos管切换模块,通过主控模块信号的输入,切换不同光源的亮灭;本方案利用电网交流信号的一致性,提取交流信号的周期特征作为计时的时间基数,这样只要多灯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电网,就可以一直同步,不会出现异步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包括反激隔离驱动模块、mos管切换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光耦信号转换模块,所述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光耦信号转换模块与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5、电容c6、稳压管zd1和光电耦合器u1,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反激隔离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稳压管z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阳极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引脚、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2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和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和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切换模块包括四个电路结构相同的切换子模块,四个所述切换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切换子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35和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7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电阻r3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克风输入模块,所述麦克风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43、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6、三极管q7和麦克风mic,所述麦克风mic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43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9的一端、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1的一端和电阻r4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9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0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7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麦克风mic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电容c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三极管q6的发射极、麦克风mic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ic2,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bjsm601ane,所述芯片ic2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接5v电源,所述芯片ic2的第四引脚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2的第十一引脚与麦克风输入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2的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分别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多灯同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灯同步的控制电路,包括反激隔离驱动模块、MOS管切换模块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MOS管切换模块电连接,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外设的多光源模块电连接,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光耦信号转换模块,反激隔离驱动模块与光耦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光耦信号转换模块与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端电连接,设置光耦信号转换模块能够将外设的电网交流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且能够增加光耦信号转换,给到主控模块识别,主控模块接收光耦信号转换模块转换的方波信号,通过控制光源的亮灭,以此控制不同灯之间的同步工作,从而实现多灯同步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乃军,吴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