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1863发布日期:2023-05-13 09:5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智能座舱主机是专门针对汽车的特殊运行环境及电子电路特点开发的能与汽车电子电路相融合的专用汽车信息化产品。智能座舱主机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车用多媒体娱乐信息中心,它能对车机、仪表、副驾的三个显示屏,天线,人脸和环视摄像头等功能进行集中智能控制,从而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互交体验,提升驾车品质。

2、然而,由于车辆智能座舱主机的功耗较大,因此车载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而现有的车载智能座舱主机大多是通过安装在外壳上的散热片对主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并且,现有的每一个散热机构只能对智能座舱主机的一个pcba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也即印刷电路板)进行单独散热。但是随着技术及功能的提升,智能座舱主机一般好几个pcba板。因此导致现有散热机构的利用率太低,且需要设置多个散热结构分别对对应的pcba板散热,导致智能座舱主机体积增大,成本提升。

3、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座舱主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座舱主机的散热机构的利用率低,体积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该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包括壳体、第一控制板及第二控制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框及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和所述第二安装框之间形成有散热腔;所述第一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有第一电子元件组,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组面向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二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控制板上设有第二电子元件组,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组面向所述散热腔。

3、可选地,散热腔为密封的冷凝液腔,壳体还设有与冷凝液腔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

4、可选地,第一安装框背离第一控制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安装框背离第二控制板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安装框的底面和第二安装框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拼接连通形成冷凝液腔;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固定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密封垫抵顶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

5、可选地,第一电子元件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电子元件组包括第二芯片;至少第一芯片与第一安装框抵触;至少第二芯片与第二安装框抵触。

6、可选地,第一安装框的至少与第一芯片接触的部位上设有导热件;第二安装框的至少与第二芯片接触的部位上设有导热件。

7、可选地,两个导热件分别为涂覆在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上的导热硅胶层;或者,两个导热件分别为设置在第一安装框和第一芯片、第二安装框和第二芯片之间导热硅胶层。

8、可选地,该车辆智能座舱主机还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第一安装框连接而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一控制板容置在第一安装腔内;上盖和第一安装框的至少任意一个向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固定筋;第一固定筋和第一安装腔成一个第一密封腔,至少第一电子元件组容置在第一密封腔内;下盖与第二安装框连接而形成第二安装腔,第二控制板容置在第二安装腔内;下盖和第二安装框的至少任意一个向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固定筋;第二固定筋和第二安装腔形成一个第二密封腔,至少第二电子元件组容置在第二密封腔内;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分别与散热腔接触。

9、可选地,第一固定筋之间或第一固定筋与第一密封腔的壁面之间设有导电胶;第二固定筋之间或第二固定筋与第二密封腔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导电胶。

10、可选地,该车辆智能座舱主机还包括呼吸膜;第一安装框背离第一控制板的底面和第二安装框背离第一控制板的顶面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安装凹槽;呼吸膜安装在安装凹槽内。

11、可选地,上盖和下盖上均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上设置有密封塞;

12、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第一控制板以及第二控制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气孔;气孔与通气孔均与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连通。

13、可选地,该车辆智能座舱主机还包括上盖、下盖、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上盖与第一安装框连接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一控制板容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一天线安装于上盖上,上盖上还设置有保护盖,保护盖罩盖第一天线;下盖与第二安装框连接形成第二安装腔,第二控制板容置在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安装框还设有容置腔,第二天线安装在容置腔中。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公开了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的第一安装框安装第一控制板、第二安装框安装第二控制板,并且在第一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之间形成有散热腔。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得第一安装框上的第一电子元件组、第二安装框上的第二电子元件组均面向散热腔设置。由此,散热腔可以实现对第一控制板上的第一电子元件组和第二控制板上的第二电子元件进行同步散热,进而可提高散热效率和利用率。与此同时,由于只需要设置一个散热腔,即可同时对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这两个控制板进行散热,避免了每一个控制板均需要单独设置一个散热腔进行散热的问题,极大程度地减小车辆智能座舱主机的体积。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控制板及第二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为密封的冷凝液腔,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冷凝液腔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背离所述第一控制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安装框背离所述第二控制板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组包括第一芯片,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组包括第二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的至少与所述第一芯片接触的部位上设有导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热件分别为涂覆在所述第一安装框和所述第二安装框上的导热硅胶层;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安装框连接而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控制板容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上盖和所述第一安装框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固定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筋之间或所述第一固定筋与所述第一密封腔的壁面之间设有导电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吸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上均设有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密封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下盖、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车辆智能座舱主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及车辆。该车辆智能座舱主机包括壳体、第一控制板及第二控制板,其中,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框及第二安装框,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形成有散热腔,第一控制板连接第一安装框,第一控制板上设有第一电子元件组,第一电子元件组面向散热腔,第二控制板连接第二安装框,第二控制板上设有第二电子元件组,第二电子元件组面向散热腔。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座舱主机的散热机构的利用率低,体积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涛,张超,向强,袁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