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4070发布日期:2023-04-19 12:0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泵电机,特别涉及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1、全轮驱动汽车为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前后四个车轮的汽车,主要通过全轮驱动联轴器带动,精确地分配汽车的前后桥扭矩,使得车辆自动形成多轮驱动的形式。全轮驱动联轴器提供了高扭矩精度的同时,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从而提高车辆的机动性和操控性。然而,油泵电机控制器与联轴器电机实车状态相互连接,位于汽车底盘,需应对各类路面情况,并且油泵电机控制器长期处于高温、高振动的工况,因此,为了保持稳定可靠的运作性能,对于安装于底盘的油泵电机控制器结构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2、现有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控制线路板以及散热结构,外壳采用可拆卸的分体结构,控制线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内,散热结构设置于外壳内或外壳外,这种结构导致现在的油泵电机控制器体积较大,且防护等级不高,在潮湿及高振动的环境下,容易出现控制线路板上电子器件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以提高其防护等级,满足底盘复杂环境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线路板以及封装部件,

4、所述壳体、所述控制线路板以及所述封装部件沿第一方向a排布,所述壳体包括形成容腔的容置部,所述控制线路板容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控制线路板的零件面与所述容置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控制线路板的焊接面与所述容置部的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控制线路板的周向表面与所述容置部的周向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封装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以及所述第三间隙,以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

5、可选地,所述封装部件包括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中间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部分环绕所述控制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所述控制线路板的焊接面设置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电机引脚,所述电机引脚向远离所述控制线路板的零件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环绕所述电机引脚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的焊接面连接的端部,所述中间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

6、可选地,所述封装部件为导热胶体。

7、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开口内设置用于与油泵电机插装连接的电机连接器,所述电机连接器设置插装连接件,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插装配合件,所述插装连接件穿过所述壳体伸入所述容腔内与所述插装配合件电连接;

8、所述插装连接件与所述插装配合件这两者中的一者为连接引脚,所述插装连接件与所述插装配合件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为引脚插孔。

9、可选地,所述容置部的周向内侧壁设置导向限位结构,所述控制线路板的周向边缘设置导向配合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与所述导向配合结构配合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相互定位,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配合结构包括多个与各所述导向杆对应设置的导向槽。

10、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容置部的开口端背向设置的表面设置安装定位结构,油泵电机的外壳设置安装配合结构,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配合对所述油泵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的安装进行导向定位,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包括多个定位柱,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包括多个与各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11、可选地,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还包括防呆配合凸台,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还包括与所述防呆配合凸台适配的防呆配合凹槽;

12、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于所述防呆配合凸台与所述防呆配合凹槽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油泵电机控制器的装配方向垂直。

13、可选地,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设置容置所述壳体的嵌槽,所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的周向内侧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14、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15、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的周向内侧壁之间;

16、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环槽内,所述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密封环槽的槽深。

17、可选地,所述密封环槽沿第一方向a相对的两个槽壁之间的间距沿所述密封环槽的槽底至开口的第二方向b渐扩。

18、可选地,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沿第一方向a贯穿所述控制线路板的封装预留孔,所述封装预留孔避开所述控制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以及焊点。

1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线路板以及封装部件,其中,壳体、控制线路板以及封装部件沿第一方向a排布,壳体包括形成容腔的容置部,控制线路板容置于容腔内,控制线路板的零件面与容置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控制线路板的焊接面与容置部的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控制线路板的周向表面与容置部的周向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封装部件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以及第三间隙,以将壳体与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在装配时,先将控制线路板设置于壳体的容腔内,然后将封装胶灌注于壳体的容腔中,封装胶进入上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以及第三间隙中并在固化后形成封装部件,上述油泵电机控制器中封装部件与壳体配合将控制线路板完全封装在内,在固定控制线路板的同时,能够起到优秀的密封效果,提高油泵电机控制器的防护等级。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控制线路板(3)以及封装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件(5)包括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中间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部分环绕所述控制线路板(3)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所述控制线路板(3)的焊接面设置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电机引脚(4),所述电机引脚(4)向远离所述控制线路板(3)的零件面(30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环绕所述电机引脚(4)与所述控制线路板(3)的焊接面连接的端部,所述中间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件(5)为导热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的开口内设置用于与油泵电机插装连接的电机连接器(2),所述电机连接器(2)设置插装连接件,所述控制线路板(3)设置插装配合件,所述插装连接件穿过所述壳体(1)伸入所述容腔(101)内与所述插装配合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的周向内侧壁设置导向限位结构,所述控制线路板(3)的周向边缘设置导向配合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与所述导向配合结构配合以使所述壳体(1)与所述控制线路板(3)相互定位,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导向杆(102),所述导向配合结构包括多个与各所述导向杆(102)对应设置的导向槽(302)。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容置部的开口端背向设置的表面设置安装定位结构,油泵电机的外壳(7)设置安装配合结构,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配合对所述油泵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7)的安装进行导向定位,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包括多个定位柱(103),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包括多个与各所述定位柱(103)配合的定位孔(7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还包括防呆配合凸台(104),所述安装定位结构与所述安装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还包括与所述防呆配合凸台(104)适配的防呆配合凹槽(7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7)设置容置所述壳体(1)的嵌槽,所述壳体(1)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油泵电机的外壳(7)的周向内侧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槽(105)沿第一方向a相对的两个槽壁之间的间距沿所述密封环槽(105)的槽底至开口的第二方向b渐扩。

10.根据权利要求1-3及7-9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路板(3)设置沿第一方向a贯穿所述控制线路板(3)的封装预留孔(303),所述封装预留孔(303)避开所述控制线路板(3)上的电子元件以及焊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泵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线路板以及封装部件,壳体、控制线路板及封装部件沿第一方向A排布,壳体包括形成容腔的容置部,控制线路板容置于容腔内,控制线路板的零件面与容置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控制线路板的焊接面与容置部的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控制线路板的周向表面与容置部的周向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封装部件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第三间隙,以将壳体与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上述油泵电机控制器中封装部件与壳体配合将控制线路板完全封装在内,在固定控制线路板的同时,能够起到优秀的密封效果,提高油泵电机控制器的防护等级。

技术研发人员:范馨予,艾秀君,杨靖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