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9587发布日期:2023-10-28 14:3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特别是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组件根据电原理图或逻辑图,运用微电子技术和高密度组装技术,将微电子器件和微小型元件组装成适用的可生产的电子组件、部件或一个系统的技术过程,它涉及集成电路技术、厚薄膜技术、电路技术、互连技术、微电子焊接技术、高密度组装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生产、辅助测试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等,电子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防尘保护,但现阶段的防尘装置安装方式单一,防尘装置的拆卸麻烦,不便于后期对防尘装置的清理,进而影响电子组件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经过大量的实践改进试验,特提出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安装方式单一,防尘装置的拆卸麻烦,不便于后期对防尘装置的清理,进而影响电子组件的正常使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包括,散热机构,包括防护箱,设置于所述防护箱顶部的固定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风扇;

5、防尘机构,包括通风箱、设置于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设置于所述通风箱右侧的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防尘网两侧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通风箱内腔两侧左端的活动槽,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内腔的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表面的活动架,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一侧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内壁的第二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的活动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箱包括通风槽、设置于所述防护箱的正面和背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尘网的左侧延伸至所述通风箱的内腔并与所述通风箱的内腔活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箱包括滑槽、设置于所述通风箱右侧的两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箱还包括活动柱、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内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箱还包括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活动柱的一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内腔并与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卡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左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架包括卡块、设置于所述活动架的一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块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卡槽的内腔并与所述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箱,用于对电子组件进行防护,通过设置固定箱和风扇,用于对电子组件进行散热保护,通过设置通风箱,起到了放置防尘网和通风的作用,通过设置防尘网,起到了防尘的作用,避免了外部灰尘进入到防护箱的内部,通过设置支撑板,起到了限位防尘网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活动架,起到了将支撑板卡合固定在通风箱内部的作用,进而对防尘网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使活动架能够在第一弹簧的复位弹力下移动复位,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和活动块,使支撑板能够在第二弹簧的复位弹力下移动,进而便于对防尘网进行拆卸,解决了现阶段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安装方式单一,防尘装置的拆卸麻烦,不便于后期对防尘装置的清理,进而影响电子组件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01)包括通风槽(101a)、设置于所述防护箱(101)的正面和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202)的左侧延伸至所述通风箱(201)的内腔并与所述通风箱(201)的内腔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和3任一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201)包括滑槽(201a)、设置于所述通风箱(201)右侧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201)还包括活动柱(201b)、设置于所述滑槽(201a)的内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201)还包括限位块(201c)、设置于所述活动柱(201b)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1c)远离所述活动柱(201b)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槽(201a)的内腔并与所述滑槽(201a)的内腔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3)包括卡槽(203a)、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03)一侧的左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206)包括卡块(206a)、设置于所述活动架(206)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06a)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卡槽(203a)的内腔并与所述卡槽(203a)的内腔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包括散热机构,包括防护箱,设置于所述防护箱顶部的固定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风扇;防尘机构,包括通风箱、设置于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设置于所述通风箱右侧的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防尘网两侧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通风箱内腔两侧左端的活动槽。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箱,用于对电子组件进行防护,通过设置固定箱和风扇,用于对电子组件进行散热保护,通过设置通风箱,起到了放置防尘网和通风的作用,解决了现阶段的电子组件用防尘装置安装方式单一,防尘装置的拆卸麻烦,不便于后期对防尘装置的清理,进而影响电子组件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万守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守贵
技术研发日:202212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