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组件、射频解冻装置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1629发布日期:2023-05-17 17:3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体组件、射频解冻装置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制冷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筒体组件、射频解冻装置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中,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

2、相关技术中,制冷设备设有筒体组件,筒体组件包括屏蔽筒体和屏蔽前框,屏蔽前框沿着水平方向安装于屏蔽筒体,为了屏蔽前框与储物件的屏蔽门接触,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为竖直面,并接触屏蔽门,可是屏蔽前框与屏蔽门之间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现有的射频解冻装置的屏蔽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射频解冻装置的屏蔽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筒体组件、射频解冻装置和制冷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体组件,用于容纳射频信号发射器和储物件,所述筒体组件包括:

3、屏蔽筒体,用于屏蔽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射频信号;

4、屏蔽前框,设置于所述屏蔽筒体的一开口端;

5、其中,所述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屏蔽筒体的深度方向呈角度设置。

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抽屉中,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与储物件的深度方向呈角度设置,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并非与储物件的深度方向相互垂直,而是具有一定角度,故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为斜面,以便于筒体组件的开口为斜口,便于使用者的手部沿倾斜方向深入处于筒体组件的储物件,使得使用者取放物品更加便利。由于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为斜面,并且与屏蔽门沿储物件的深度方向相接触,提高了屏蔽前框和屏蔽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屏蔽前框与屏蔽门之前的屏蔽效果,进而提高了射频解冻装置的屏蔽效果。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屏蔽筒体中的屏蔽下壳之间的角度为大于90°而小于180°。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前框包括前框主体,所述前框主体用于接触屏蔽门;所述屏蔽筒体的前侧壁翻边形成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支撑所述前框主体。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边部中远离所述屏蔽筒体的前侧壁的一端向后翻边形成第二翻边部,所述前框主体向后翻边形成第一前框翻边部,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固定连接。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相互铆钉连接;

11、或者,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相互螺钉连接;

12、或者,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相互焊接;

13、或者,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相互粘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框主体的内侧壁向后翻边形成第二前框翻边部,所述第二前框翻边部处于所述屏蔽筒体内,并支撑所述屏蔽筒体。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框主体的外侧壁向后翻边形成第三前框翻边部,所述第三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相邻布置。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组件还包括屏蔽后盖,所述屏蔽后盖设有后盖翻边部,所述后盖翻边部连接所述屏蔽筒体。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筒体包括:

18、屏蔽上壳;

19、屏蔽下壳,与所述屏蔽上壳盖合形成筒体结构,以屏蔽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射频信号;

20、其中,所述屏蔽上壳和所述屏蔽下壳中至少一个为u形结构。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上壳包括屏蔽顶板和自所述屏蔽顶板相对两侧弯折形成的屏蔽上侧板;

22、所述屏蔽下壳包括屏蔽底板和自所述屏蔽底板相对两侧弯折形成的屏蔽下侧板;

23、其中,所述屏蔽上侧板和所述屏蔽下侧板连接,所述屏蔽上壳和所述屏蔽下壳形成筒体结构。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上侧板包括上侧板主体和上侧板翻边部,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由所述上侧板主体中远离所述屏蔽顶板的一端翻边形成;

25、所述屏蔽下侧板包括下侧板主体和下侧板翻边部,所述下侧板翻边部由所述下侧板主体中远离所述屏蔽底板的一端翻边形成,所述下侧板翻边部与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相连接。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侧板翻边部与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相互铆接;

27、或者,所述下侧板翻边部与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相互焊接;

28、或者,所述下侧板翻边部与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相互卡扣连接;

29、或者,所述下侧板翻边部与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相互螺钉连接。

30、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筒体组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射频解冻装置,包括上述的筒体组件、射频信号发射器和储物件,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器和所述储物件容纳于所述筒体组件。

31、第三方面,基于上文的射频解冻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筒体组件,用于容纳射频信号发射器和储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屏蔽筒体中的屏蔽下壳之间的角度为大于90°而小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前框包括前框主体,所述前框主体用于接触屏蔽门;所述屏蔽筒体的前侧壁翻边形成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支撑所述前框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部中远离所述屏蔽筒体的前侧壁的一端向后翻边形成第二翻边部,所述前框主体向后翻边形成第一前框翻边部,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相互铆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主体的内侧壁向后翻边形成第二前框翻边部,所述第二前框翻边部处于所述屏蔽筒体内,并支撑所述屏蔽筒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主体的外侧壁向后翻边形成第三前框翻边部,所述第三前框翻边部与所述第一前框翻边部相邻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组件还包括屏蔽后盖,所述屏蔽后盖设有后盖翻边部,所述后盖翻边部连接所述屏蔽筒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体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上壳包括屏蔽顶板和自所述屏蔽顶板相对两侧弯折形成的屏蔽上侧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上侧板包括上侧板主体和上侧板翻边部,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由所述上侧板主体中远离所述屏蔽顶板的一端翻边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翻边部与所述上侧板翻边部相互铆接;

13.一种射频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筒体组件、射频信号发射器和储物件,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器和所述储物件容纳于所述筒体组件。

14.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射频解冻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筒体组件、射频解冻装置和制冷设备,属于制冷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射频解冻装置的屏蔽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其中,筒体组件包括屏蔽筒体和屏蔽前框,屏蔽前框设置于所述屏蔽筒体的一开口端;其中,所述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屏蔽筒体的深度方向呈角度设置,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并非与储物件的深度方向相互垂直,而是具有一定角度,故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为斜面,以便于筒体组件的开口为斜口,由于屏蔽前框所在的平面为斜面,并且与屏蔽门沿储物件的深度方向相接触,提高了屏蔽前框和屏蔽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屏蔽前框与屏蔽门之前的屏蔽效果,进而提高了射频解冻装置的屏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如龙,牛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