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控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9251发布日期:2023-06-08 15: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变控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控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相变控温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通讯事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种数据业务大量涌现,通讯基站的耗能已成为通讯产业及信息产业重要的运行成本。

2、现有技术中通讯基站内部的设备能量密度高,且发热量大,而传统的通讯基站普遍采用封闭式结构,为了保证通讯基站内部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通讯基站的内部都会配备大功率空调,用以降低通讯基站的内部的温度,以避免出现通讯基站内部的设备受到高温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3、但是,通讯基站的内部空间较大,利用大功率空调来降低通讯基站内部的温度所需的能耗较高,使得通讯基站的运行成本增加;此外,当通讯基站内部的温度超过空调的负荷时,空调便无法对通讯基站内部的设备进行有效的降温,导致通讯基站无法应对特殊的高温天气。因此,发明一种降温效果好的相变控温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变控温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讯基站内的空调的降温效果差,导致通讯基站无法应对特殊的高温天气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3、一种相变控温设备,包括控制模块、空调、相变装置以及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壳体;

4、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温度调节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朝向通讯基站内的设备的一侧,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温度调节口处设置有蓄能风扇,所述蓄能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空腔内;

5、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空调和所述相变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空调的进风端连通,所述空调、所述蓄能风扇以及所述导风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外壳、驱动电机、导风板以及过滤网;所述导风外壳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导风板匹配的配风口,所述导风板的一侧铰接在所述配风口处,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配风口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导风板传动连接。

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进风端设置有进风风扇,所述进风风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导风管的侧壁上,且所述出风口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装置。

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相变装置由所述插孔插入所述空腔中。

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相变装置包括相变底托、相变棒以及相变顶板,所述相变底托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相变顶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相变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相变底托以及所述相变顶板连接固定,所述相变底托以及所述相变顶板的形状均与所述插孔的形状相匹配。

1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相变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相变顶板远离所述相变棒的一侧。

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相变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相变棒等间距的环绕所述相变底托的中心设置。

1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相变支架;当所述相变装置插设在所述空腔内时,所述相变装置远离所述插孔的一端架设在所述相变支架上。

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相变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回风风扇,所述回风风扇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空调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回风风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该相变控温设备中的空调在工作时,壳体内部设置的相变装置能够储存多余的冷量,当通讯基站的内部的温度超过空调的负荷时,控制模块便会启动蓄能风扇,通过蓄能风扇将通讯基站内部的高温空气抽吸至壳体内,将相变装置中的冷量置换出来,并通过出风口向外排出,以降低空调的负荷,使得通讯基站能够轻松应对高温天气。



技术特征:

1.一种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空调(2)、相变装置(3)以及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11)包括导风外壳(111)、驱动电机(112)、导风板(113)以及过滤网(114);所述导风外壳(111)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外壳(11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风板(113)匹配的配风口,所述导风板(113)的一侧铰接在所述配风口处,所述过滤网(114)设置在所述配风口处;所述驱动电机(112)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2)的动作端与所述导风板(11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风管(13),所述导风管(13)的进风端设置有进风风扇(17),所述进风风扇(17)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导风管(13)的侧壁上,且所述出风口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装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插孔(14),所述插孔(14)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相变装置(3)由所述插孔(14)插入所述空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装置(3)包括相变底托(31)、相变棒(32)以及相变顶板(33),所述相变底托(3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相变顶板(33)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相变棒(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相变底托(31)以及所述相变顶板(33)连接固定,所述相变底托(31)以及所述相变顶板(33)的形状均与所述插孔(14)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装置(3)还包括把手(34),所述把手(34)设置在所述相变顶板(33)远离所述相变棒(3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棒(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相变棒(32)等间距的环绕所述相变底托(31)的中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相变支架(15);当所述相变装置(3)插设在所述空腔内时,所述相变装置(3)远离所述插孔(14)的一端架设在所述相变支架(1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装置(3)的数量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相变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回风风扇(16),所述回风风扇(16)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空调(2)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回风风扇(16)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控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变控温设备;其包括控制模块、空调、相变装置以及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温度调节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装置,温度调节口处设置有蓄能风扇;控制模块、空调和相变装置均设置在空腔内,进风口与空调的进风端连通,空调、蓄能风扇以及导风装置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该相变控温设备中的空调在工作时,相变装置能够储存多余的冷量,当通讯基站的内部的温度超过空调的负荷时,控制模块会启动蓄能风扇,通过蓄能风扇将通讯基站内部的高温空气抽吸至壳体内,将相变装置中的冷量置换出来,并通过出风口向外排出,以降低空调的负荷,使得通讯基站能够轻松应对高温天气。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然,马继楠,蔡晓芸,万江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安兴高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