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0438发布日期:2023-05-14 14:0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并网接口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1、并网接口装置一般安装在10kv光伏并网点,对于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内部通过380v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安装在用户进线开关处。该装置不仅集成了保护、测控、电能质量监测功能,还具备规约转换、远动功能,为光伏运行监控主站或调度主站与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之间的建立了通信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对上上送遥信、遥测、电度、电能质量等信息,并接受主站的遥控分合闸、遥调等命令,另一方面对下转发遥调、启停等命令并接收光伏逆变器控制器上送的相关遥信信号。

2、现有的并网接口装置其接口朝向都是固定的,安装在特定的位置需要弯曲插头的导线,导线长时间弯曲会导致线缆弯曲的位置断裂,导线弯曲还会导致插头在接口内受力,容易导致插头在插口内松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并网接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于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相互对接半弧形固定壳,所述半弧形固定壳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卡环,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侧包括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两端外壁开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壁与固定卡环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一侧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卡壳,所述卡壳的顶部内壁卡接有数据接块,所述转动管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分别位于卡壳的两侧,所述活动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杆,位于所述卡壳两侧的固定杆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一个第一夹块,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卡条,两个所述限位卡条的外壁卡接有限位卡块。

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底座,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显示面板。

4、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内壁四角固定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内螺纹定位柱,所述显示面板的顶部外壁四角开有等间距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内螺纹定位柱的内壁配有相适配的螺钉,以便于将上壳体固定于下壳体的顶部。

5、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四个等间距分别的内螺纹固定柱,四个所述内螺纹固定柱的顶部设有并网主板主体。

6、优选的,所述并网主板主体的外壁开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内螺纹固定柱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孔与内螺纹固定柱的内壁配有相适配的固定螺栓,以便于将并网主板主体固定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相邻的一侧开有导线卡槽。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通过转动管在半弧形固定壳的内部旋转,进而调整转动管上设有的卡壳与数据接块朝向,从而改变插头插入卡壳的方向,避免插头的导线弯曲,防止插头导线断裂,同时避免插头在插口的内部施力,防止插头在插口内松动。

10、通过线缆的导线夹于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侧壁开有的导线卡槽内,然后将限位卡块卡入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侧壁设有的限位卡条内,将插头的导线进行固定,避免插头的导线从数据接块内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设于上壳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相互对接半弧形固定壳(11),所述半弧形固定壳(11)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卡环(1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一侧包括有转动管(13),所述转动管(13)的两端外壁开有限位卡槽(14),所述限位卡槽(14)的内壁与固定卡环(12)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管(13)的一侧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卡壳(15),所述卡壳(15)的顶部内壁卡接有数据接块(16),所述转动管(13)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活动环(17),所述活动环(17)分别位于卡壳(15)的两侧,所述活动环(17)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杆(18),位于所述卡壳(15)两侧的固定杆(18)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一个第一夹块(19),所述第一夹块(19)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夹块(20),所述第二夹块(20)与第一夹块(19)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卡条(21),两个所述限位卡条(21)的外壁卡接有限位卡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底座(3),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外壁设有显示面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内壁四角固定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内螺纹定位柱(6),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外壁四角开有等间距分布的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与内螺纹定位柱(6)的内壁配有相适配的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四个等间距分别的内螺纹固定柱(7),四个所述内螺纹固定柱(7)的顶部设有并网主板主体(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主板主体(8)的外壁开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固定孔(9),所述固定孔(9)位于内螺纹固定柱(7)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孔(9)与内螺纹固定柱(7)的内壁配有相适配的固定螺栓(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19)与第二夹块(20)相邻的一侧开有导线卡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并网接口装置,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于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相互对接半弧形固定壳,所述半弧形固定壳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卡环,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一侧包括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两端外壁开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壁与固定卡环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一侧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卡壳。本技术通过转动管在半弧形固定壳的内部旋转,进而调整转动管上设有的卡壳与数据接块朝向,从而改变插头插入卡壳的方向,避免插头的导线弯曲,防止插头导线断裂,同时避免插头在插口的内部施力,防止插头在插口内松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泛亚远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