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7763发布日期:2023-07-12 21: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为oled)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视角宽、响应快、使用温度范围宽、能耗低、效率高、色纯度好、清晰度高、柔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经典的oled器件呈“三明治”结构,在阴极和阳极两个电极中间夹有发光层,其中发光层中含有发光物质。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并释放能量,激子发生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客体材料,客体材料的分子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于激发态不稳定,电子从激发态回迁到稳定的基态,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发光现象。为了改善oled器件的驱动电压、发光效率、色纯度、使用寿命等性能,在阳极与发光层之间,以及阴极与发光层之间增设更多其他的有机功能层。一般情况下,阳极与发光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起到注入和传输空穴的作用,称为空穴传输区域;阴极与发光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起到注入和传输电子的作用,称为电子传输区域。空穴传输区域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辅助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子传输区域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性能,在发光一侧的电极外侧,还常设置覆盖层。

3、鉴于目前的器件存在驱动电压较高,以及能级匹配问题导致的发光性能差、寿命短等缺点,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级匹配好、发光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各有机功能层的能级匹配度高、发光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物层,所述的有机物层包括空穴传输区域、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层含有式(i)所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第二化合物:

2、

3、其中,在式(i)中,所述的l1~l9、l102、l103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亚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环与取代或未取代的c3~c7的脂肪环稠合而成的二价基团中的一种,且所述的l1~l3不同时选自单键;

4、所述的a1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0、1、2或3;

5、所述的r1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环与取代或未取代的c3~c7的脂肪环稠合而成的基团中的一种;

6、所述的ar1~ar6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环与取代或未取代的c3~c7的脂肪环稠合而成的基团中的一种;

7、在式(ii)中,所述的l101选自被氘原子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中的一种;

8、所述的a101选自0、1、2、3或4;所述的b101选自0、1、2或3;

9、所述的r101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环与取代或未取代的c3~c7的脂肪环稠合而成的基团中的一种,或者相邻的两个r101相连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3~c6的碳环;

10、所述的r10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环与取代或未取代的c3~c7的脂肪环稠合而成的基团中的一种;

11、所述的ar101、ar102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将式(i)所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第二化合物同时应用于器件的有机物层中,特别是同时作为空穴传输区域中的有机功能层使用,既能够取得优异的空穴传输效果,又能使各功能层之间的能级匹配度高,使层与层之间的界面传输性能更加优异,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而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物层,所述的有机物层包括空穴传输区域、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层含有式(i)所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第二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1~l9、l102、l103独立地选自单键或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且所述的l1~l3不同时选自单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仲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丙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丁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丁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降冰片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1~ar6独立地选自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101选自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01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的芳环与取代或未取代的c3~c7的脂肪环稠合而成的基团中的一种,或者相邻的两个r101相连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3~c6的碳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0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茚满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四氢萘基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化合物选自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化合物选自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穴传输区域含有式(i)所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第二化合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将式(I)所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第二化合物同时应用于器件的有机物层中,特别是同时作为空穴传输区域中的有机功能层使用,既能够取得优异的空穴传输效果,又能使各功能层之间的能级匹配度高,使层与层之间的界面传输性能更加优异,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而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芹,陆影,周雯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