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致动器、压电振子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5221发布日期:2024-09-24 20:2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压电致动器、压电振子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压电致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致动器、压电振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智能穿戴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微泵向腕带进行泵气的电子设备得以广泛应用。该类智能穿戴产品通过微泵向气囊充气,通过气压计测量气囊加压阻断过程中动脉血管震荡波幅值变化趋势,基于气囊气压变化计算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能够满足医疗血压检测的功能需要。

2、智能穿戴产品功能越来越多,器件布置也相应增多,且呈现小型化的趋势。在泵气的能力(排出压力和排出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缩小微泵的体积。在微泵中,压电致动器的压电振子是其中的核心组件,其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微泵的排气功能,压电振子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微泵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因此,为了满足微泵的小型化要求,对于微泵所使用的压电致动器,在提出小型化结构设计要求的同时,需要其压电振子兼顾高振幅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压电致动器、压电振子及电子设备,通过压电振子的结构优化,可满足泵送能力的高振幅性能要求。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电振子,该压电振子包括压电陶瓷层和压电衬底;压电衬底包括振子贴装部、固定边框和多个连接部,该固定边框位于振子贴装部的外周,用于实现压电振子的基础固定;振子贴装部与固定边框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部相连,在振子贴装部、固定边框和连接部之间形成贯通的空隙,以便气体流通;本方案中,连接部包括外伸部和两个悬臂,其中,两个悬臂呈“v”字型布置,两个悬臂相背离的端部为第一端,两个悬臂相交汇的端部为第二端,所述两个悬臂形成的“v”字型开口朝向振子贴装部设置,也就是说,两个悬臂形成的“v”字型开口朝向振子贴装部;两个悬臂的第一端分别与固定边框连接,两个悬臂的第二端通过外伸部与振子贴装部连接。基于外伸部的配置,使得两个悬臂与其相连的第二端远离振子贴装部,并朝向振子贴装部成夹角布置。如此设置,对于外廓尺寸确定的压电衬底来说,两个悬臂与固定边框相连的第一端得以远离固定边框外沿,该固定边框形成粘接固定区的面积增大,可有效提升固持性能,提高振幅。

3、另外,在压电衬底的幅面内,呈“v”字型布置的两个悬臂斜向延伸,悬臂长度得以相对加长,可降低振幅方向上的约束刚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振幅。

4、与此同时,基于本实施方案中连接部的结构形态,在两个悬臂的第二端和外伸部处形成了弯折状的高应力区,由此,在高振幅使用状态下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

5、在实际应用中,固定边框被固定后,基于“v”字型布置的两个直条状悬臂,在x方向和y方向上支撑刚度更高,通过直条状悬臂传导,可以更有效地将x方向和y方向的异常振动分解到边框粘接区域,而本实施方案的粘接固定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振子在压电衬底幅面内的异常振动;例如但不限于物料加工误差可能导致的x、y方向上的振动。

6、示例性的,该压电陶瓷层和振子贴装部可以为圆形,振动模态对称性较高,产生更稳定、更可控的振动模式,从而提高压电致动器的性能和效率;且制造和加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7、其他示例性的,该压电陶瓷层和振子贴装部也可以为正多边形,例如但不限于正方形。

8、基于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悬臂的夹角为α,且120°≤α≤170°。这样,一方面,两个悬臂的夹角α≥120°,可避免高应力区域中心应力过大,有效规避振子疲劳失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两个悬臂31的夹角α≤170°,可兼顾粘接固定区域面积满足固持性能的要求。

9、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外伸部自振子贴装部一侧朝向固定边框一侧延伸,以获得较好的弹性,满足高振幅的性能要求;且两个悬臂对称布置在该外伸部的两侧,可获得较高的振动模态对称性,振动模式更加稳定、可控。

10、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两个悬臂的第二端与外伸部形成连接部的高应力区,两个悬臂的第二端形成连接弧段,并通过连接弧段与外伸部连接。基于该高应力区适应高振幅的设计需要,可避免在弯折高应力区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疲劳失效。

11、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压电衬底的振子贴装部为圆形,两个悬臂的第二端形成的连接弧段的曲率,不超过振子贴装部外周沿的曲率的120%;也即,该连接弧段的曲率,小于等于圆形振子贴装部外周沿曲率的1.2倍。如此设置,可避免连接弧段的产生较大的应变,并由此可将弯折应力控制在材料应力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提升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疲劳性能。

12、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该连接部配置为四个,其中两个连接部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对称布置,其中另两个连接部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对称布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该压电振子在兼顾高振幅以及耐疲劳等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小型化结构设计要求。

13、示例性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14、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电致动器,包括如前所述的压电振子。基于该压电振子能够提供更多固定边框粘接区域的技术优势,作为压电微泵应用,具有高公差冗余度、高耐疲劳性和高振幅等性能,且兼具良好的静音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电子设备。

15、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压电致动器。在具体应用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运动手表、运动手环等具有测量血压功能的腕带式电子设备。当然,该压电致动器还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电子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陶瓷层和压电衬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悬臂的夹角为α,且120°≤α≤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部自所述振子贴装部一侧朝向所述固定边框一侧延伸,所述两个悬臂对称布置在所述外伸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悬臂的第二端形成连接弧段,并通过所述连接弧段与所述外伸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贴装部为圆形,所述连接弧段的曲率不超过所述振子贴装部外周沿的曲率的1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贴装部和所述压电陶瓷层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配置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对称布置,其中另两个所述连接部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9.一种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振子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压电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致动器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电致动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电致动器、压电振子及电子设备。该压电振子的压电衬底包括振子贴装部和固定边框,该振子贴装部与固定边框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部相连,其中,连接部包括外伸部和两个悬臂,两个悬臂呈“V”字型布置且开口朝向振子贴装部;两个悬臂的第一端分别与固定边框连接,两个悬臂的第二端通过外伸部与振子贴装部连接。基于外伸部的配置,使得两个悬臂与其相连的第二端远离振子贴装部,固定边框形成粘接固定区的面积得以增大,可有效提升固持性能;同时,在压电衬底的幅面内,斜向延伸两个悬臂长度加长,可降低振幅方向上的约束刚度,有效提高振幅。基于本实施方案中连接部的结构形态,在高振幅使用状态下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楠,王晨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