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0151发布日期:2023-10-28 02:5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升了驱动晶体管的相应速度,保证整体的工作效果。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

3、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栅极结构,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所述第一栅极位于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栅极位于所述有源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均与选通信号线电连接;

5、所述栅极结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交叠,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不交叠。

6、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阵列基板。

7、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驱动电路中包括晶体管,该晶体管包括位于晶体管有源层的两侧的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并且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与选通信号线电连接,即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可以驱动该晶体管,从而可以提升晶体管的相应速度。进一步的,栅极结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内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存在交叠,即晶体管在第一区域为双栅驱动,在第二区域内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不交叠,即晶体管在第二区域为单栅驱动,即在一个晶体管内可以实现单栅和双栅的两种驱动效果,即体现了晶体管的灵活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栅极或所述第二栅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像素电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开关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显示信号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输出晶体管,所述输出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输出晶体管和控制晶体管,所述输出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还包括栅极绝缘结构,所述栅极绝缘结构包括第一栅极绝缘结构和第二栅极绝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还包括栅极绝缘结构,所述栅极绝缘结构包括第一栅极绝缘结构和第二栅极绝缘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氮化硅膜层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栅极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一栅极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栅极远离所述有源层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栅极靠近所述有源层的表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的夹角为a;其中,0<a<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的第一连接分部和第二连接分部,所述第一连接分部与所述第一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分部与所述第二栅极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复用为遮光层。

13.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衬底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晶体管包括:有源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栅极结构,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第一栅极位于有源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二栅极位于有源层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均与选通信号线电连接;栅极结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在第一区域交叠,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在第二区域不交叠。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阵列基板中晶体管栅极的调控,实现晶体管的灵活设计,同时还提升了晶体管的相应速度,保证整体的工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柳家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