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72279发布日期:2023-08-30 18:0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通过聚光透镜对子像素单元发出的大视角光线进行汇聚,以提升主视角亮度。凸透镜形状的聚光透镜的聚光能力与其拱高成正比,因此想要得到较好的聚光效果就需要提高聚光透镜的拱高。但是在制备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在形成聚光透镜后需要在聚光透镜的表面覆盖盖板,在聚光透镜的拱高较大时,聚光透镜会在盖板的压力下变形,影响聚光透镜的光学特性,降低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衬底基板;

4、衬底基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

5、多个子像素单元上设置有对应多个子像素单元的多个聚光透镜;

6、聚光透镜包括聚光部与支撑部,支撑部的厚度大于聚光部的厚度。

7、进一步地,支撑部位于聚光透镜的边缘。

8、进一步地,支撑部的宽度小于聚光透镜的宽度的10%。

9、进一步地,聚光部为凸透镜。

10、进一步地,聚光部为菲涅尔透镜。

11、进一步地,菲涅尔透镜包括背向子像素单元的第一表面和朝向子像素单元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锯齿状环带,锯齿状环带包括有效面与无效面;无效面与菲涅尔透镜中心的距离大于有效面与菲涅尔透镜中心的距离。

12、进一步地,有效面为弧形面。

13、进一步地,有效面为平面,且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倾斜角;不同的锯齿状环带的倾斜角不同。

14、进一步地,倾斜角根据聚光透镜与子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聚光透镜的尺寸以及聚光透镜的预设焦距确定。

15、进一步地,锯齿状环带的宽度根据聚光透镜的厚度以及聚光透镜的光线会聚角度确定。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遮挡经过无效面的光线的消杂光结构。

1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与子像素单元之间的阳极层,层叠设置在子像素单元与聚光透镜之间的阴极层、薄膜封装层以及彩膜层。

1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19、制备衬底基板;

20、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

21、形成与多个子像素单元对应的多个聚光透镜;

22、其中,聚光透镜包括聚光部与支撑部,支撑部的厚度大于聚光部的厚度。

2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2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聚光透镜中设置厚度大于聚光部的支撑部,使支撑部凸出聚光部,从而使支撑部接触盖板,避免聚光部因为与盖板接触而产生形变,进而保证聚光透镜的光学性能,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聚光透镜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聚光透镜的宽度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为凸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为菲涅尔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包括背向所述子像素单元的第一表面和朝向所述子像素单元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锯齿状环带,所述锯齿状环带包括有效面与无效面;所述无效面与所述菲涅尔透镜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有效面与所述菲涅尔透镜中心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面为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面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倾斜角;不同的所述锯齿状环带的倾斜角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根据所述聚光透镜与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所述聚光透镜的尺寸以及所述聚光透镜的预设焦距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环带的宽度根据所述聚光透镜的厚度以及所述聚光透镜的光线会聚角度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遮挡经过所述无效面的光线的消杂光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阳极层,层叠设置在所述子像素单元与所述聚光透镜之间的阴极层、薄膜封装层以及彩膜层。

1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聚光透镜中设置厚度大于聚光部的支撑部,使支撑部凸出聚光部,从而使支撑部接触盖板,避免聚光部因为与盖板接触而产生形变,进而保证聚光透镜的光学性能,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祥,杨盛际,张大成,朱志坚,田凤仙,李瑞波,梁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