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

文档序号:35341666发布日期:2023-09-07 10:5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相关,具体是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在工作时由于电阻的原因会源源不断产生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排放出去,就会造成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的电路短路,从而使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被烧坏,甚至引起火灾,因此,散热装置的性能对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来说至关重要。

2、现有的散热装置在散热方式上往往都是采用单一的风扇散热或者开设散热孔,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果较差,当周围大气温度较高,流动式的热风会使散热装置不能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部分散热装置通过设置s型分布的水冷管道来辅助风扇进行散热,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的散热效果,但水冷散热的方式使用成本较高,在一些通信设备功耗较低、外部大气环境温度又不高的场合持续使用时,容易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散热方式多样且能够根据设备自身使用状况和外界大气环境状况来选择适当的散热方式来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以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的现代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两侧连接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箱体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箱体上部两侧均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为l字型且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拐角处,所述箱体上、所述通气槽两端均设置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一端与所述箱体后部安装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筒转动,所述转动筒可控制所述箱体内的气流进出方向所述通气槽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s型走向且整体呈与所述通气槽形状尺寸相对应的l字型,所述箱体后端安装有循环水冷机构,所述冷却管两端均与所述循环水冷机构管路配合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压气孔,所述箱体外壁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箱体内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循环水冷机构、驱动机构及温度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线路连接。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筒侧壁设置有两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置为与所述转动筒长度相对应的长条状,两个所述通气孔关于所述转动筒长度方向中性轴线呈90°夹角分布,所述转动筒内腔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双向吹风扇组,所述双向吹风扇组设置在两个所述通气孔之间,所述双向吹风扇组与任意一个通气孔关于所述转动筒长度方向中性轴线呈45°夹角分布。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吹风扇组包括若干交错分布设置的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朝向相反。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筒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散热风扇一端、第二散热风扇一端的定位块,所述转动筒另一侧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散热风另一端、第二散热风扇另一端的盖板。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水冷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后端的储液箱、安装在所述储液箱上的冷却器及输液泵,所述冷却管两端均连接有用于连接输液管的连接管,冷却管一端通过输液管与输液泵相连,冷却管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储液箱相连。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外壁圆周均匀分布连接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冷却管及所述散热片的材质均选择为铜。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片外围绕设有螺旋状分布的铜线。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后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转动轴一端相连,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穿过箱体臂并与所述转动筒一端外壁相连,所述转动轴置于所述转动筒长度方向中性轴线上。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外壁与所述柱形槽位置对应处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端部设置有滤网。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该装置通过在箱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通气槽,通气槽内设置有冷却管,箱体后端设置有循环水冷机构来与冷却管配合相连,通气槽的两端通过柱形槽设置有转动筒,转动筒可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进而调节箱体内部的空气流动走向,配合箱体内壁安装的温度检测器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散热,空气可通过转动筒直接进出箱体,也可通过转动筒进入到通气槽内再进出箱体,通过转动筒、冷却管、循环水冷机构配合来使箱体具有风冷散热、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组合使用等多种不同的散热方式,进而适配不同的大气环境状况和通信设备的功耗情况,实现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当的散热方式进行散热的功能,做到环保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两侧连接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箱体顶端安装有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部两侧均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为l字型且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拐角处,所述箱体上、所述通气槽两端均设置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一端与所述箱体后部安装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筒转动,所述转动筒可控制所述箱体内的气流进出方向所述通气槽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s型走向且整体呈与所述通气槽形状尺寸相对应的l字型,所述箱体后端安装有循环水冷机构,所述冷却管两端均与所述循环水冷机构管路配合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压气孔,所述箱体外壁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箱体内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循环水冷机构、驱动机构及温度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侧壁设置有两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置为与所述转动筒长度相对应的长条状,两个所述通气孔关于所述转动筒长度方向中性轴线呈90°夹角分布,所述转动筒内腔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双向吹风扇组,所述双向吹风扇组设置在两个所述通气孔之间,所述双向吹风扇组与任意一个通气孔关于所述转动筒长度方向中性轴线呈45°夹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吹风扇组包括若干交错分布设置的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散热风扇一端、第二散热风扇一端的定位块,所述转动筒另一侧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散热风另一端、第二散热风扇另一端的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冷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后端的储液箱、安装在所述储液箱上的冷却器及输液泵,所述冷却管两端均连接有用于连接输液管的连接管,冷却管一端通过输液管与输液泵相连,冷却管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储液箱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外壁圆周均匀分布连接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冷却管及所述散热片的材质均选择为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外围绕设有螺旋状分布的铜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后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转动轴一端相连,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穿过箱体臂并与所述转动筒一端外壁相连,所述转动轴置于所述转动筒长度方向中性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壁与所述柱形槽位置对应处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端部设置有滤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信工程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通气槽,通气槽内设置有冷却管,箱体后端设置有循环水冷机构,循环水冷机构与冷却管管路连接,通气槽的两端通过柱形槽设置有转动筒,转动筒与箱体后端的驱动机构相连,通过转动筒的转动来调节箱体内部的空气流动走向,配合箱体内壁安装的温度检测器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散热,进而适配不同的大气环境状况和通信设备的功耗情况,实现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当的散热方式进行散热的功能,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张冉,罗莹,张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宇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