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4852发布日期:2023-12-21 13:0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车灯。


背景技术:

1、随着oled产品应用多样化,近年来oled车尾灯越来越流行。相较于led车尾灯产品,oled车尾灯发热小、屏体轻薄,同时能够实现外观造型设计自由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高低端车系采用oled车尾灯。

2、现有oled车尾灯市场竞争激烈,客户对于车灯的屏体边框、静态颜色、堆叠厚度等外观设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然而现有屏体外观颜色只有银白色,无法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需求。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车灯,满足了用户对外观颜色的需求。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4、所述发光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发光材料层,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相接触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材料层之间;

5、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包括第一主体材料,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掺杂有客体材料;

6、其中,所述客体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和至少一种可见光。

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30%;和/或,

8、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

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12%;和/或,

10、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

1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客体材料包括第一客体材料,所述第一客体材料吸收第一波段光;和/或,

12、所述客体材料包括第二客体材料,所述第二客体材料吸收第二波段光。

1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客体材料包括轴烯类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客体材料包括二恶唑类材料。

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客体材料的化学结构为:

15、和/或,

16、所述第二客体材料的化学结构为:

17、

1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19、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相同。

2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器件在不发光时呈现第一颜色,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器件在发光时发射第二颜色光。

2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基板和缓冲层,各所述发光器件设于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22、其中,所述发光器件靠近所述基板的电极透光,使所述发光器件靠近基板一侧出光。

2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叠加设置的子缓冲层,相邻两个所述子缓冲层中靠近所述基板的所述子缓冲层为第一缓冲层,相邻两个所述子缓冲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所述子缓冲层为第二缓冲层;

24、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折射率。

2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折射率为2.5,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折射率为1.5。

2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sin,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sio。

2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依次交叠设置。

2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

2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

3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31、像素定义层,与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缓冲层的同一侧,且具有露出各所述第一电极的像素开口;

32、封装层,覆盖各所述发光器件。

3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34、所述发光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发光材料层,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相接触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材料层之间;

35、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包括第一主体材料,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掺杂有客体材料;

36、其中,所述客体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和至少一种可见光。

3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30%;和/或,

38、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

3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客体材料包括第一客体材料,所述第一客体材料包括轴烯类材料,所述第一客体材料吸收第一波段光;和/或,

40、所述客体材料包括第二客体材料,所述第二客体材料包括二恶唑类材料,所述第二客体材料吸收第二波段光;及,

41、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相同。

4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客体材料的化学结构为:

43、和/或,

44、所述第二客体材料的化学结构为:

45、

46、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灯,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47、本公开提供的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的材料的第一主体材料掺杂有客体材料,客体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和至少一种可见光,使发光器件在具有抗老化性能的同时,发光器件在静态不发光时也可呈现一定的颜色,改变发光器件的外观颜色,满足用户不同外观颜色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48、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车灯,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在不发光时呈现第一颜色,以达屏体静态颜色多样化的目的,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器件在发光时发射第二颜色光,满足用户不同外观颜色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4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30%;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12%;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材料包括第一客体材料,所述第一客体材料吸收第一波段光;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体材料包括轴烯类材料;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体材料的化学结构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器件在不发光时呈现第一颜色,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器件在发光时发射第二颜色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和缓冲层,各所述发光器件设于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叠加设置的子缓冲层,相邻两个所述子缓冲层中靠近所述基板的所述子缓冲层为第一缓冲层,相邻两个所述子缓冲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所述子缓冲层为第二缓冲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折射率为2.5,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折射率为1.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sin,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sio。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依次交叠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8-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30%;和/或,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体材料的化学结构为:

21.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8-2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车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发光材料层,空穴注入层与第一电极相接触并设置于第一电极和发光材料层之间;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包括第一主体材料,第一主体材料掺杂有客体材料;其中,客体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和至少一种可见光。空穴注入层的材料的第一主体材料掺杂有客体材料,客体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和至少一种可见光,使发光器件在具有抗老化性能的同时,发光器件在静态不发光时也可呈现一定的颜色,改变发光器件的外观颜色,满足用户不同外观颜色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高栋雨,安成国,魏振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