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0104发布日期:2023-11-17 23:0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数据中心冷却,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提高数据中心的冷源的供水温度已成为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手段。冷源的供水温度越高,耗能和耗水量都能大幅下降。数据中心的液冷方案可以直接采用高温热源来供水,这能够带来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收益。然而,液冷服务器通常还有相当比例的热量通过风冷方案来消散,即由服务器风扇散出。依赖于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风冷方案的供水温度通常需要采用低温热源,这导致较高耗能和耗水量。

2、另外,数据中心通常需要提前数月、甚至数年进行规划和设计,而实际业务需求对算力和网络的要求则是逐渐迭代与清晰化的过程。因此,数据中心在前期规划时,往往会遭遇到数据中心的功率密度的布局和规划与未来真正上线的服务器套餐的功率密度不匹配的矛盾,尤其是诸如it设备之类的电子设备的产品形态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立耦合时矛盾尤其凸显。如果数据中心所规划的功率密度过低,则无法承载未来高功率密度的服务器套餐,因而每个机柜只能安装少量高功率密度服务器,这将造成机架位的巨大浪费。如果数据中心所规划的功率密度过高,则大量的暖通能力将会被浪费,这对初投资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3、此外,在高功率密度服务器套餐还处于开发过程时,服务器散热架构可能是风冷方案,也可能是冷板液冷方案,甚至可能出现同一个机型一定时期内风冷和冷板液冷共存的情况,这都会增加数据中心前期规划设计的不确认性。

4、因此,如何降低数据中心的耗能和耗水量以及如何设计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方案,对于数据中心来说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吸附式制冷组件。换热器被配置为对第一次级侧冷却液进行降温,并且向待冷却设备提供经降温的第一次级侧冷却液。吸附式制冷组件连接至换热器,并且被配置为从待冷却设备接收经升温的第一次级侧冷却液,利用经升温的第一次级侧冷却液作为热源以使吸附式制冷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吸附制冷模块解吸,将第一次级侧冷却液返回给换热器,使从至少一个吸附制冷模块解吸的水蒸气冷凝成冷凝水,以及利用冷凝水对第二次级侧冷却液进行降温并且向空调设备提供经降温的第二次级侧冷却液。

2、应当理解,该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换热器(2)包括第一冷源侧供液口(201)、第一冷源侧回液口(202)、第一次级侧供液口(211)和第一次级侧回液口(212),所述第一冷源侧供液口(201)用于接收第一冷源侧冷却液,所述第一冷源侧回液口(202)用于输出所述第一冷源侧冷却液,所述第一次级侧供液口(211)用于连接至所述待冷却设备以向所述待冷却设备提供经降温的所述第一次级侧冷却液,并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二冷源侧供液口(301)和所述第二冷源侧回液口(302)连接至第一外部冷源以使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在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3)与所述第一外部冷源之间循环,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二冷源侧供液口(301)和所述第一冷源侧回液口(202)连接至第一外部冷源,所述第二冷源侧回液口(302)连接至所述第一冷源侧供液口(201),所述第二冷源侧供液口(301)从所述第一外部冷源接收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所述第二冷源侧回液口(302)将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作为所述第一冷源侧冷却液提供给所述第一冷源侧供液口(201),所述第一冷源侧回液口(202)将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返回到所述第一外部冷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补冷单元(61),所述第一补冷单元(61)连接在所述第一外部冷源与所述第二冷源侧供液口(301)之间,以对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进行补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100),还包括旁通阀(5),所述旁通阀(5)连接在所述第二冷源侧回液口(302)与第一管路之间,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冷源侧回液口(202)与所述第一外部冷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管路还连接至所述空调设备,并且所述冷却系统(100)还包括连接在第二管路与所述空调设备之间的第二补冷单元(62),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冷源侧供液口(301)与所述第一外部冷源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3)包括第一吸附制冷模块(331)和第二吸附制冷模块(332),所述第一吸附制冷模块(331)和所述第二吸附制冷模块(332)交替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解吸连接口(321)和所述第二解吸连接口(322),以在接收到经升温的所述第一次级侧冷却液的情况下解吸并且将所述第一次级侧冷却液返回给所述换热器(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吸附式制冷组件(3)还包括蒸汽冷凝模块(333)、蒸发制冷模块(334)和引导管(335),所述蒸汽冷凝模块(333)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吸附制冷模块解吸的水蒸气冷凝成冷凝水,所述引导管(335)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引导至所述蒸发制冷模块(334),并且所述蒸发制冷模块(334)用于利用所述冷凝水对第二次级侧冷却液进行降温并且向空调设备提供经降温的所述第二次级侧冷却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吸附制冷模块(331)和所述第二吸附制冷模块(332)交替地吸水制冷以对第二冷源侧冷却液进行降温,并将经降温的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提供给所述蒸汽冷凝模块(333)以对从所述至少一个吸附制冷模块解吸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并且其中所述蒸汽冷凝模块(333)经由所述第二冷源侧回液口(302)输出所述第二冷源侧冷却液。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吸附式制冷组件。换热器被配置为对第一次级侧冷却液进行降温,并且向待冷却设备提供经降温的第一次级侧冷却液。吸附式制冷组件连接至换热器,并且被配置为从待冷却设备接收经升温的第一次级侧冷却液,利用经升温的第一次级侧冷却液作为热源以使吸附式制冷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吸附制冷模块解吸,将第一次级侧冷却液返回给换热器,使从至少一个吸附制冷模块解吸的水蒸气冷凝成冷凝水,以及利用冷凝水对第二次级侧冷却液进行降温并且向空调设备提供经降温的第二次级侧冷却液。

技术研发人员:田婷,井汤博,王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