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7821发布日期:2024-02-09 12:4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相比,由于其具有响应速度快、厚度薄和能实现柔性化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应用。

2、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显示区的外围设有非显示区,外围电路模块通常设于非显示区,导致非显示区的宽度较大,显示面板的边框较宽。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外围电路模块通常设于非显示区,导致非显示区的宽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控制极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控制极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发光层和驱动电路层,发光层设于控制极衬底基板的一侧,控制极发光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位于控制极显示区的边缘;驱动电路层设于控制极发光层与控制极衬底基板之间,控制极驱动电路层包括像素电路模块,控制极像素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控制极第一像素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控制单元,每个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第二极分别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

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不同。

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控制极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依次串联,通过各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其输出电流的大小,沿输出电流的传输方向,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前一个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入电流,等于连接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与下一个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入电流之和。

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控制极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控制极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相连,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的面积大小分别为s1、s2...sn,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i2...in,则s1:s2...sn=in...i2:i1。

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控制极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控制极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相连,不同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与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电阻,不同控制极第一电阻的大小分别为r1、r2...rn,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i2...in,则r1:r2...rn=in...i2:i1。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器件,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相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

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同一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至少部分控制极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之间设有第二电阻,不同控制极第二电阻的大小分别为r11、r12...r1m,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1、i12...i1m,则r11:r12...r1m=i1m...i12:i11。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极像素电路包括多个发光控制单元,每个发光控制单元的第二极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至少两个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1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12、本公开的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模块,像素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控制极第一像素电路包括至少一组发光控制单元,每个控制极发光控制单元的第二极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使像素电路模块在显示区的边缘所占空间缩小,可使外围电路模块内缩至第一发光器件下方的区域,使得控制极外围电路模块在控制极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控制极第一发光器件在控制极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从而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依次串联,通过各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其输出电流的大小,沿输出电流的传输方向,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前一个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入电流,等于连接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与下一个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入电流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不同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相连,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的面积大小分别为s1、s2...sn,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i2...in,则s1:s2...sn=in...i2:i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相连,不同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相连,不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电阻,不同所述第一电阻的大小分别为r1、r2...rn,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i2...in,则r1:r2...rn=in...i2:i1。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相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同一颜色的第一发光器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之间设有第二电阻,不同所述第二电阻的大小分别为r11、r12...r1m,不同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11、i12...i1m,则r11:r12...r1m=i1m...i12:i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多个发光控制单元,每个发光控制单元的第二极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模块,像素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控制单元,每个发光控制单元的第二极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发光器件,使像素电路模块在显示区所占空间缩小,可使位于像素电路模块外侧的外围电路模块内缩至第一发光器件下方的区域,使得外围电路模块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从而可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缩减显示面板的边框。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超,杨华玲,刘利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