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通信,具体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为提升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和使用舒适性,折叠式电子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2、相关技术中,折叠式电子设备依靠铰链机构实现折叠和展开,铰链机构包括基座和摆臂,摆臂与基座转动连接,在铰链机构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摆臂相对于基座转动一定角度,摆臂与基座之间的配合面积较小,摆臂的稳定性降低,摆臂容易出现卡死、断裂和变形等问题,使得铰链机构的折叠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铰链机构的折叠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包括基座、第一摆臂和框体连接件;其中,
3、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摆臂主体、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摆臂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与所述框体连接件转动连接;
4、所述框体连接件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具有沿第一方向的分量,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摆臂主体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中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活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摆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和转动。
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以及上述的铰链机构,所述第一设备主体通过所述铰链机构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相连;
6、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力作用于框体连接件,框体连接件相对于基座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摆臂也相对于基座转动,但由于第一摆臂与框体连接件通过圆柱结构和第一滑槽转动连接,第一摆臂不仅能相对于框体连接件转动,还能相对于框体连接件滑动,而且,第一滑槽具有沿第一方向的分量,这样一来,在框体连接件和第一摆臂均相对于基座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摆臂可相对于框体连接件在第一方向上产生滑移量,在保证框体转动角度的情况下减小第一摆臂相对于基座的转动角度,提高第一摆臂的转动稳定性,有利于提升铰链机构的折叠可靠性。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摆臂和框体连接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还具有沿第二方向的分量,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轴线所在的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一摆臂主体的表面,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轴线所在的方向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宽度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直径之间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连接件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摆臂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第一滑槽延伸的方向上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轴线所在的方向上相背设置,所述其中两个第二转动连接部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所述限位槽位于相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包括第二摆臂主体、第三转动连接部和第四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摆臂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主体与所述框体连接件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摆臂主体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摆臂主体中的一者设有第三滑槽,另一者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伸入所述第三滑槽内,且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为弧形凸起,所述基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凸起伸入所述弧形槽内,且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弧形槽滑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背向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压盖与所述基座相连。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以及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机构,所述第一设备主体通过所述铰链机构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