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钙钛矿电池及钙钛矿叠层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5015发布日期:2023-12-28 10:1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光伏,特别涉及一种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钙钛矿电池及钙钛矿叠层电池。


背景技术:

1、钙钛矿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其效率已从3.8%提高到了22.1%,其效率已达到了商业化应用的标准。另外,由于钙钛矿电池的原料来源较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可制备大面积柔性电池和透明电池等优势,使得钙钛矿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2、现有的倒置钙钛矿电池中通常使用[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在湿法成膜工艺中,需要将pc61bm溶解于氯苯溶剂中,然后进行涂覆,而pc61bm因为自身的π-π堆积易发生分子团聚,影响成膜质量,最终影响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钙钛矿电池及钙钛矿叠层电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空穴传输层:在导电基底上制备空穴传输层;(2)制备钙钛矿层: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表面制备钙钛矿层;(3)制备电子传输层:提供涂覆液,所述涂覆液包含[6,6]-苯基c61丁酸甲酯及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包含氯苯和醇;将所述涂覆液涂覆于所述钙钛矿层的表面,加热至50~100℃后,退火5~30分钟,使所述涂覆液干燥成膜,得到电子传输层。

3、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氯苯和醇的混合溶剂对pc61bm进行溶解,在保证对pc61bm具有较好溶解性的同时,还通过烷基链的位阻效应阻碍pc61bm分子间的π-π堆积,从而抑制混合溶液内pc61bm分子的团聚,有助于得到更为均匀的pc61bm薄膜,减少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缺陷,实现电池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的提高,最终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4、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氯苯作为pc61bm的溶剂,氯苯属于低极性溶剂,因此,现有技术给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教导是:pc61bm分子适合在以氯苯为代表的低极性溶剂中进行溶解。而醇类属于极性非常大的一类溶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教导下不会想到使用醇类作为pc61bm的溶剂;且事实也确实如此,醇类单独用作pc61bm的溶剂时,其溶解效果并不好。而在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氯苯与醇混合作为pc61bm的溶剂,却能在保证较好溶解性的同时抑制溶液内pc61bm分子的团聚,最终在湿法成膜后得到更为均匀的pc61bm薄膜。

5、可选地,所述涂覆液中,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比例为:每5~30mg [6,6]-苯基c61丁酸甲酯溶解于包含1ml氯苯和0.1~1ml醇的混合溶剂中。可选地,所述涂覆液中,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比例为:每20mg [6,6]-苯基c61丁酸甲酯溶解于包含1ml氯苯和0.1~0.3ml醇的混合溶剂中。当增加到pc61bm和氯苯体系中的醇类太少,抑制溶液内pc61bm分子的团聚的效果不明显;当增加到pc61bm和氯苯体系中的醇类太多,反而影响pc61bm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效果,影响成膜质量。

6、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醇的沸点低于150℃。可选地,所述醇的沸点在70℃~120℃之间。本申请中,当所使用的醇的沸点较低,c链较短,则阻碍pc61bm分子间堆积的能力也越弱。当所使用的醇的沸点较高,则不利于干燥成膜过程,反而导致成膜不均匀,粗糙度高,也不利于最终对于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效果。

7、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醇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醇为异丙醇,异丙醇沸点在较合适范围内,且结构中的支链有利于氢键形成,阻碍pc61bm分子间堆积的能力越好。

8、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5nm~100nm。

9、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涂覆的方式为旋涂。

10、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在导电基底上制备空穴传输层的方法为旋涂或者物理气相沉积。

11、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表面制备钙钛矿层的方法为旋涂、刮涂或物理气相沉积。

12、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钙钛矿电池,其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

13、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钙钛矿叠层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顶电池、复合层和底电池,所述顶电池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钙钛矿电池。

14、本申请提供的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由于在电子传输层的制备过程中,在pc61bm的氯苯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在保证一定溶解性的同时通过其烷基链的位阻效应阻碍pc61bm分子间的π-π堆积,抑制溶液内pc61bm分子的团聚,得到了更为均匀的pc61bm薄膜,减少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缺陷,实现电池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的提高,最终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空穴传输层:在导电基底上制备空穴传输层;(2)制备钙钛矿层: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表面制备钙钛矿层;(3)制备电子传输层:提供涂覆液,所述涂覆液包含[6,6]-苯基c61丁酸甲酯及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包含氯苯和醇;将所述涂覆液涂覆于所述钙钛矿层的表面,加热至50~100℃后,退火5~30分钟,使所述涂覆液干燥成膜,得到电子传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液中,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比例为:每5~30mg [6,6]-苯基c61丁酸甲酯溶解于包含1ml氯苯和0.1~1ml醇的混合溶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液中,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比例为:每20mg [6,6]-苯基c61丁酸甲酯溶解于包含1ml氯苯和0.1~0.3ml醇的混合溶剂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的沸点低于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的沸点在70℃~1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异丙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5nm~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的方式为旋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导电基底上制备空穴传输层的方法为旋涂或者物理气相沉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表面制备钙钛矿层的方法为旋涂、刮涂或物理气相沉积。

12.一种钙钛矿电池,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13.一种钙钛矿叠层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顶电池、复合层和底电池,所述顶电池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钙钛矿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钙钛矿电池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空穴传输层;(2)制备钙钛矿层;(3)制备电子传输层:提供涂覆液,所述涂覆液包含[6,6]‑苯基C61丁酸甲酯及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包含氯苯和醇;将所述涂覆液涂覆于所述钙钛矿层的表面,加热后退火,使所述涂覆液干燥成膜,得到电子传输层。本申请使用氯苯和醇的混合溶剂对PC61BM进行溶解,在保证一定溶解性的同时通过其烷基链的位阻效应阻碍PC61BM分子间的π‑π堆积,抑制溶液内PC61BM分子的团聚,得到均匀的PC61BM薄膜,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诚俊,张远方,徐孟雷,杨洁,张昕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