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屏下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一些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局部功能区域在正常显示图像的同时,需要具有高的光透过率,即需要光感应装置(主要是屏下摄像头区域)上方的屏幕区域设置透光显示区。透光显示区的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的形状与光衍射相关,透光边界直线及尖角往往会增加衍射的范围。为了降低光衍射对于屏下光感应元件的影响,需要避免透明区域的边界为直线或者转角为尖角。
2、同时,透光显示区内由于透光区域的设置,使得透光显示区内的像素开口率降低,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屏下摄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降低光衍射对于屏下光感应元件的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像素开口率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应用于屏下摄像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屏下摄像区;所述屏下摄像区包括像素区和位于所述像素区侧边的透光区;其中,包括:
3、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开口;
4、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屏下摄像区的像素区;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
5、导电围挡结构,凸出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且围设所述像素开口以形成多个像素容纳区域;
6、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且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像素容纳区域内;
7、其中,所述导电围挡结构包括环形部和多个分割部,所述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在平行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分割部将所述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分割以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像素容纳区域;定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分割部为第一分割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像素容纳区域内的所述子像素的阴极通过与邻近的所述第一分割部接触设置以实现所述子像素与所述导电围挡结构的电连接。
8、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发光层和所述阴极;所述阴极通过蒸镀源蒸镀于所述发光层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蒸镀源的扫描方向。
9、其中,所述导电围挡结构包括导电部和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上表面且遮挡所述导电部的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在平行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导电部的方向延伸出所述导电部。
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位于所述像素区,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层叠设置构成相互绝缘设置的辅助电极和所述子像素的阳极;所述辅助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层叠设置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透光区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导电部通过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11、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的所述第一连接电极。
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环形部的导电部通过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13、或,
14、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为网状结构,所述环形部的导电部以及所述分割部的导电部均通过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15、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均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所述第三导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纳米。
16、其中,定义除所述第一分割部之外的其余所述分割部为第二分割部;所述第一分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分割部的厚度,且大于所述环形部的厚度。
17、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且所述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在平行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定义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数值,所述圆形的半径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数值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数值的两倍。
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屏下摄像装置,其中,包括:
19、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
20、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侧,且对应屏下摄像区设置。
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屏下摄像装置,显示面板应用于屏下摄像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屏下摄像区。屏下摄像区包括像素区和位于像素区侧边的透光区。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开口。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屏下摄像区的像素区。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导电围挡结构和多个子像素。导电围挡结构凸出于像素定义层设置,且围设像素开口以形成多个像素容纳区域。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于像素开口内,且一一对应设置于像素容纳区域内。其中,导电围挡结构包括环形部和多个分割部,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在平行于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分割部将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分割以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容纳区域。定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分割部为第一分割部。每个像素单元中,像素容纳区域内的子像素的阴极通过与邻近的第一分割部接触设置以实现子像素与导电围挡结构的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像素单元中导电围挡结构的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在平行于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的截面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使得像素单元整体在平行于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以此保证像素单元的边缘没有直角边和尖角,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衍射效果。其次,本申请将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分割部定义为第一分割部,并使像素容纳区域内的子像素的阴极通过与邻近的第一分割部接触设置以实现子像素与导电围挡结构的电连接,从而保证像素单元内子像素的阴极之间的相互电连接,有利于提升像素单元内的显示均一性。
1.一种显示面板,应用于屏下摄像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屏下摄像区;所述屏下摄像区包括像素区和位于所述像素区侧边的透光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发光层和所述阴极;所述阴极通过蒸镀源蒸镀于所述发光层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蒸镀源的扫描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围挡结构包括导电部和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上表面且遮挡所述导电部的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在平行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导电部的方向延伸出所述导电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位于所述像素区,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层叠设置构成相互绝缘设置的辅助电极和所述子像素的阳极;所述辅助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层叠设置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透光区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导电部通过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的所述第一连接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环形部的导电部通过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均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属层;所述第三导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定义除所述第一分割部之外的其余所述分割部为第二分割部;所述第一分割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分割部的厚度,且大于所述环形部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且所述环形部围设的区域在平行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平面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定义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数值,所述圆形的半径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数值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数值的两倍。
10.一种屏下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