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暖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6688发布日期:2024-03-12 20: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建筑采暖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暖,具体为一种建筑采暖发热体。


背景技术:

1、目前,热辐射采暖技术应用可以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宜人、感受采暖效果如沐浴阳光效果相似。热辐射采暖通过远红外线辐射形式散热,对室内物体直接加热升温而不通过加热空气升温,热能效更高、更稳定、更节能。基于低温红外线加热90%是辐射部分,所以几乎没有对流,室内空气变得静止,不会造成室内燥热、异味、皮肤失水、口干舌燥、室内尘埃和污浊空气对流,灰尘和细菌运输更少,所以空气环境变得更加卫生。热辐射采暖电热体设有水基碳纤维材料等,在电热过程中,抗拉强度性能比较稳定,非极端状态不氧化,电荷热点不易发生。发热体材料与电极适配具表面发热特效、预设低电压低温度测控、长使用寿命等特点,完全支持建筑采暖功能要求,能够保持发热体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有效性,确保安全、节能、环保。

2、电采暖装置发热体板式结构设计应用于建筑采暖,可以实现不占使用面积,可以按需选用不同功率,可以灵活敷设在地面、墙面和吊顶上,可以灵活地布置和安放家具,基本不占用任何室内平面空间。

3、然而,目前的电采暖装置并没有真正合乎建筑采暖的基本要求,也没有合理合适的功能结构保障建筑采暖的匹配度、有效性,发热效果、使用寿命、用电安全、节能环保、安装便利等重要性能指标都不能尽如人意,技术方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尤其功能和能效两大硬伤严重制约了建筑采暖效果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采暖发热体,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建筑采暖发热体,包括集成化固定装配衬底层及发热层,所述衬底层由第一衬底层、第二衬底层及第三衬底层组成;

4、所述第一衬底层为承重抗折层,所述第二衬底层为隔热防御层,所述第三衬底层为热反射层;

5、所述隔热防御层表面设有连接在一起的分布式孔隙结构形成静态空气组,多个静态空气组构成多个隔热保温单元,使其在受热后不产生热对流从而杜绝热量传播;

6、所述热反射层与所述隔热防御层基于导热系数条件相结合,实现热反射效率及电热能转换率的最大化;

7、所述发热层的表面发热,并预设低电压低温度测量及控制驱动。

8、特别的,所述衬底层上设有纵向贯穿的缺口,于所述缺口内设置电极,所述电极为一体式的三段式结构,所述电极由横向引出段、纵向贯穿段及横向上段组成;

9、所述横向引出段、纵向贯穿段及横向上段之间连接处均设有实现弯折的倒角;

10、所述横向上段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上表面,所述横向引出段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下表面,所述纵向贯穿段设置在所述缺口内;

11、所述缺口内填充设有固封体将所述纵向贯穿段固封在所述衬底层内;

12、所述横向上段上覆盖面设有实现发热的发热浆料层;

13、所述衬底层外部设有包覆层。

14、特别的,所述横向引出段及横向上段向外延伸的两端呈同向或反向分布。

15、特别的,所述衬底层下底面设有凹槽,所述横向引出段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6、特别的,所述衬底层上表面与所述包覆层之间设有网格布,所述网格布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浆料层的下表面,所述包覆层由胶膜及外部的面料层组成,所述包覆层与所述衬底层之间还包括填充层。

17、特别的,所述横向引出段及横向上段与所述衬底层的接触面均设有粘合固定的粘胶层,所述衬底层与所述包覆层之间还设有实现空间填充的填充材料层。

18、特别的,所述发热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自适应和人工干预能力;所述自适应和人工干预能力通过内置外接多个控制单元实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内置或外联的感应单元、控制单元、计量单元、定制单元及模拟单元。

19、特别的,所述隔热防御层为平面的隔热、防潮、防水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发热体发热层具表面发热特效、预设低电压低温度、长使用寿命显著特征,完全支持建筑采暖功能效果要求,确保安全、节能、环保。

22、2、发热体隔热防御衬底,例如选用纳米材料等体积要求内隙数量较多,而且材料壁均匀密封好,这样的材料腔体内的空气在受热后,就不会产生热对流。隔热防御衬底的导热系数接近真空环境导热系数,隔热保温效果好。

23、3.热反射层结合隔热防御层,基于接近真空环境的导热系数条件,热反射效率最大化、电热能转换率最大化。

24、4.将电极设计成三段式内嵌结构,直接与衬底层结合,并通过包覆层完成封装覆盖,使得整个发热体达到二维理想平面,使其适配多种面材。

25、5.电极的优化设计可以使得整个发热体的内部叠层之间面与面之间最小化尺寸,使得发热层达到最佳的热辐射发热效果。

26、6.实现电极与外电路之间更好的冗余度,可与更多的连接器实现适配交互。



技术特征:

1.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化固定装配衬底层及发热层,所述衬底层由第一衬底层、第二衬底层及第三衬底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采暖发热体,包括集成化固定装配衬底层及发热层,所述衬底层由第一衬底层、第二衬底层及第三衬底层组成;所述第一衬底层为承重抗折层,所述第二衬底层为隔热防御层,所述第三衬底层为热反射层;所述隔热防御层表面设有连接在一起的分布式孔隙结构形成静态空气组,多个静态空气组构成多个隔热保温单元,使其在受热后不产生热对流从而杜绝热量传播;所述热反射层与所述隔热防御层基于导热系数条件相结合,实现热反射效率及电热能转换率的最大化;所述发热层的表面发热,并预设低电压低温度控制;具有低电压低温度测控响应、特异表面发热响应、符合建筑采暖功能要求等主要特点,能够保持发热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陈乐通,金海珊,许名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卡邦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