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9435发布日期:2023-06-18 00:2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产治具,尤其涉及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


背景技术:

1、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中,一般是使用上模和下模合模将柔性pcb固定,使得其在贴smt贴片时不易变形,但是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生产治具,首先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没有定位机构,全靠人工眼睛确认合模情况,使得合模精度大大降低,其次只依靠人工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使得生产效率不高。

2、现有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111284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四个定位凸台,下模靠近定位凸台的一侧外壁均开有定位槽,上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机构,上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操作机构,下模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滑动机构,底座的一侧内壁开有两个下沉头螺栓孔,下模靠近下沉头螺栓孔的内壁均开有下螺纹孔,上模的内壁开有多个贴片孔,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和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操作机构,待贴片工序结束后,作业人员可通过按压把手,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达到分模的目的,不用再人工搬运分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3、上述专利文件中的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对上模和下模的便捷分膜,但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上下模分模时,工作人员的一只手始终位于操作机构的把手上,进而其在进行柔性pcb的上下料时只能进行单手操作,而单手的操作方式特别是在上料时对柔性pcb的校准放置过程中,较为消耗时间,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

4、因此,如何对生产治具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模,下模的背面设有位于底座上的滑杆组,滑杆组上活动连接有装载架,装载架的底部设置有上模,且装载架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二,所述装载架的右侧设置有位于底座上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调整结构,且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齿轮,齿轮的背面设有位于装载架上的齿条;

3、所述调整结构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正面安装有把手,且连接件的左侧设置有位于固定板上的限位件。

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上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右侧壳壁上设置有楔块一与弹簧组。

5、优选的,所述楔块一固定连接于移动板的右侧中部,所述弹簧组包括有两个弹簧一,两个所述弹簧一分别位于楔块一的上方与下方,且两个弹簧一的另一端均设置于空腔的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壳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通孔的外壁上。

7、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延伸入空腔中,并固定连接有楔块二,楔块二与楔块一之间滑动接触。

8、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套筒的末端,并设置有按压块。

9、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三,弹簧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凹槽的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壳壁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弹簧三远离固定杆的一端滚动连接有滚珠,滚珠与弧形槽之间滚动接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通过在连接块与把手上增设调整结构,再辅以限位件进而实现把手调整后的限位卡锁,解放工作人员的手部,使得其能够以双手的状态对柔性pcb进行上下料,进而在上料时能够快速精确的将其放置于下模中,提高工作效率,且其结构简便,操作便利,造价成本低,方便推广。



技术特征:

1.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模,下模的背面设有位于底座上的滑杆组,滑杆组上活动连接有装载架,装载架的底部设置有上模,且装载架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二,所述装载架的右侧设置有位于底座上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调整结构,且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齿轮,齿轮的背面设有位于装载架上的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上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右侧壳壁上设置有楔块一与弹簧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一固定连接于移动板的右侧中部,所述弹簧组包括有两个弹簧一,两个所述弹簧一分别位于楔块一的上方与下方,且两个弹簧一的另一端均设置于空腔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壳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通孔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延伸入空腔中,并固定连接有楔块二,楔块二与楔块一之间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套筒的末端,并设置有按压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三,弹簧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凹槽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壳壁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弹簧三远离固定杆的一端滚动连接有滚珠,滚珠与弧形槽之间滚动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柔性PCB的SMT生产治具,属于生产治具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产品中操作机构缺乏限位结构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模,下模的背面设有位于底座上的滑杆组,滑杆组上活动连接有装载架,装载架的底部设置有上模,且装载架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二,所述装载架的右侧设置有位于底座上的操作机构。本技术通过在连接块与把手上增设调整结构,再辅以限位件进而实现把手调整后的限位卡锁,解放工作人员的手部,使得其能够以双手的状态对柔性PCB进行上下料,进而在上料时能够快速精确的将其放置于下模中,提高工作效率,且其结构简便,操作便利,造价成本低,方便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光,姚景科,刘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爱宝达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