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8126发布日期:2023-10-22 03:5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有关于散热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对电路板上并排插设的复数记忆卡进行散热的液冷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地蓬勃发展,电子装置逐渐朝向小型化、高效能及高寿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有限空间内需要数量更多且运算速度更快的电子零组件,从而使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迅速增加,是以电子装置的散热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其中卡条式记忆体(如sdr、ddr、gddr…等)为运作时主要热能产生的元件,且卡条式记忆体大多并排插设在电路板上,因此目前传统的气冷散热方式所能达到的冷却效果有限,故如何针对并排插设的卡条式记忆体设计出有效进行快速散热的散热方式乃亟待改善的缺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通过各液冷板有效地达到散热效果并形成液冷循环。

2、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构件、一密封板及一分隔件,散热构件包括一集水槽及复数液冷板,集水槽具有一入液口及一出液口,各液冷板呈中空且相互平行地连接集水槽,每一液冷板具有一安装面,每一安装面设有一开口,各开口分别连通各液冷板内的空间,入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连通各液冷板内的空间,密封板罩设安装面且封闭各开口,分隔件设于散热构件内并将每一液冷板内的空间分隔为一入液腔室及一出液腔室,入液口连通各入液腔室,各出液腔室连通出液口,其中在每一液冷板中,入液腔室的容积大于出液腔室的容积,液冷板远离集水槽的一侧之内壁与液冷板内的分隔件间隔配置而形成一通口,入液腔室经由通口与出液腔室连通。

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迫紧组件,迫紧组件穿设各液冷板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并将左右两侧的两个液冷板向内迫紧。

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迫紧组件包括一栓杆及一锁头,栓杆包括一杆体及连接杆体的一头部,杆体穿设各液冷板,头部抵接于左右两侧的其中一液冷板,锁头锁接杆体的末端并抵接于左右两侧的另一液冷板。

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杆体的末端设有一内螺纹,锁头设有一外螺纹,外螺纹螺接内螺纹。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液冷板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延伸有一串接部,迫紧组件穿设各串接部。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集水槽具有一流道,流道连通入液口、出液口及及各液冷板内的空间。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分隔件将流道分隔为一分流通道及一汇流通道,入液口经由分流通道连通各入液腔室,各出液腔室经由汇流通道连通出液口。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液冷板分别垂直连接集水槽。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入液口及出液口位于集水槽的同一侧。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入液口及出液口位于集水槽远离各液冷板的一侧。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迫紧组件(40),该迫紧组件(40)穿设各该液冷板(12)远离该集水槽(11)的一端并将左右两侧的两个该液冷板(12)向内迫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迫紧组件(40)包括一栓杆(41)及一锁头(42),该栓杆(41)包括一杆体(411)及连接该杆体(411)的一头部(412),该杆体(411)穿设各该液冷板(12),该头部(412)抵接于左右两侧的其中一该液冷板(12),该锁头(42)锁接该杆体(411)的末端并抵接于左右两侧的另一该液冷板(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杆体(411)的末端设有一内螺纹(411a),该锁头(42)设有一外螺纹(421),该外螺纹(421)螺接该内螺纹(411a)。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每一该液冷板(12)远离该集水槽(11)的一端延伸有一串接部(126),该迫紧组件(40)穿设各该串接部(1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集水槽(11)具有一流道(113),该流道(113)连通该入液口(111)、该出液口(112)及各该液冷板(12)内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分隔件(30)将该流道(113)分隔为一分流通道(114)及一汇流通道(115),该入液口(111)经由该分流通道(114)连通各该入液腔室(123),各该出液腔室(124)经由该汇流通道(115)连通该出液口(1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各该液冷板(12)分别垂直连接该集水槽(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入液口(111)及该出液口(112)位于该集水槽(11)的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入液口(111)及该出液口(112)位于该集水槽(11)远离各该液冷板(12)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构件、密封板及分隔件,散热构件包括集水槽及复数液冷板,集水槽具有入液口及出液口,各液冷板呈中空且平行地连接集水槽,液冷板具有安装面并设有开口,各开口分别连通各液冷板内的空间,密封板罩设安装面且封闭各开口,分隔件设于散热构件内并将液冷板内的空间分隔为入液腔室及出液腔室,入液口连通各入液腔室,各出液腔室连通出液口,入液腔室的容积大于出液腔室的容积,入液腔室经由分隔件与液冷板之间的通口与出液腔室连通;借此,可通过各液冷板有效地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形成液冷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剑,郑达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昂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