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6493发布日期:2023-10-14 10:4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生产的,具体涉及一种压合机。


背景技术:

1、柔性电路板一般会在smt组装元件后,在柔性电路板上或者组装后的元件上贴合胶纸,用于下游工位组装中固定使用,例如贴合psa(压敏胶)或者tsa(热敏胶),为保证压敏胶或热敏胶粘接可靠,在压敏胶或热敏胶放置于柔性电路板或者元件上后,需要进一步压合,传统的压接方式均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操作繁锁,不仅效率低,而且无法控制具体的压力值,导致压力过大造成溢胶或者元件压坏,压力过低造成胶粘结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电子元件的热敏胶或压敏胶的压合需要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操作繁琐且效率低。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3、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沿横向依次布设的检测工位和压合工位;

4、检测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检测工位处;

5、压合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压合工位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活动行程,其中,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相互靠近以形成有压合区域;

6、传送机构,用于将待压合件自所述检测工位传送至所述压合工位处,且所述传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的间隔之间;

7、其中,所述压合区域可至多覆盖处于所述压合工位处的待压合件沿所述机架的横向的一半区域。

8、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压接结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均具有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的活动行程。

9、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均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模板、以及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活动设于所述模板上的压接头组件;两个所述压接头组件相互靠近时,以分别压接于处于所述压合工位处的待压接件的两侧。

10、可选地,各所述压接头组件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连接板、隔热件、加热件、以及压头,各所述连接板位于靠近对应的各所述模板的一侧、且与对应的各所述模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接结构的压头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的压头呈相对设置。

11、可选地,各所述压接头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各所述连接板朝向与其连接的各所述模板的一侧。

12、可选地,各所述压头包括压板、以及凸出设于所述压板上的凸包,所述凸包位于所述压板背向所述加热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接结构上的凸包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上的凸包呈对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凸包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凸包呈阵列状设于所述压板上,多个所述凸包的布设区域以形成所述压合区域。

14、可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纵向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两条传送导轨,两条所述传送导轨均沿所述机架的横向延伸设置,其中,至少一条所述传送导轨具有沿所述机架的纵向的活动行程。

15、可选地,各所述传送导轨上设有沿其传送方向布设的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适于支撑柔板载具,各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传送导轨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部,各所述第一安装部可分别与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以调节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机架的纵向之间的距离。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均具有沿所述机架的横向的往复活动行程,且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共同通过一套横向驱动机构驱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可一并沿机构的横向移动;和/或,

17、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用于检测处于所述传送机构上的待压合件的位置。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合机,包括有机架、检测机构、压合机构及传送机构,通过检测机构可先对待压合件进行检测定位,以保证压合可靠;通过压合机构可对元件上的压合处进行压合,从而使得热敏胶或压敏胶粘接可靠;具体地,压合机构包括有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相互靠近以进行压接,从而形成有压合区域,其中,该压合区域可至多覆盖处于所述压合工位处的待压合件沿所述机架的横向的一半区域,使得压合区域可一次性压合柔板上的1/2区域,或1/3区域,或1/4区域,通过两个压接回合、三个压接回合或四个压接回合等即可完成柔板上全部压敏胶或热敏胶的压接,压合机可实现待压合件的大面积的快速压合,压合面积大,压合效率高,且通过两个压接结构共同作用,使得压合品质更有保证。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压接结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均具有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的活动行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均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模板、以及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活动设于所述模板上的压接头组件;两个所述压接头组件相互靠近时,以分别压接于处于所述压合工位处的待压接件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接头组件包括沿所述机架的上下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连接板、隔热件、加热件、以及压头,各所述连接板位于靠近对应的各所述模板的一侧、且与对应的各所述模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接结构的压头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的压头呈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接头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对应的各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各所述连接板朝向与其连接的各所述模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头包括压板、以及凸出设于所述压板上的凸包,所述凸包位于所述压板背向所述加热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接结构上的凸包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上的凸包呈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凸包呈阵列状设于所述压板上,多个所述凸包的布设区域以形成所述压合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的纵向呈相对间隔设置的两条传送导轨,两条所述传送导轨均沿所述机架的横向延伸设置,其中,至少一条所述传送导轨具有沿所述机架的纵向的活动行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送导轨上设有沿其传送方向布设的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适于支撑柔板载具,各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传送导轨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部,各所述第一安装部可分别与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以调节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机架的纵向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均具有沿所述机架的横向的往复活动行程,且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共同通过一套横向驱动机构驱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压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压接结构可一并沿机构的横向移动;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合机。该压合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检测机构、压合机构和传送机构,机架上设有检测工位和压合工位;检测机构对应位于检测工位处;压合机构包括呈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活动行程,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相互靠近以形成有压合区域;传送机构用于将待压合件自检测工位传送至压合工位处,且传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压接结构和第二压接结构的间隔之间;压合区域可至多覆盖处于压合工位处的待压合件沿机架的横向的一半区域。本技术提供的压合机可实现待压合件大面积的快速压合,压合效率高,且压合品质更有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付本欣,崔守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