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及移动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1869发布日期:2023-08-25 05:4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及移动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随着近年来户外休闲活动的增多,很多人开始驱车自驾出游或在野外进行烧烤、垂钓、露营等休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经常需要用到移动储能电源来给手机充电或照明、电子设备等电器进行供电。

2、目前的移动储能电源在使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市售的移动储能电源在散热上分为主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两种方式,主动散热是利用在移动储能电源的壳体上直接开设散热孔,在移动储能的壳体上对应散热孔的位置安装散热风扇;被动式散热则同样是在移动储能电源的壳体上直接开设散热孔,利用内置散热鳍片将热量从散热孔内排出,不论哪种方式,在移动储能电源的壳体上直接开设散热孔都会存在散热孔易积灰、清理起来较为麻烦,进而造成积热严重、使移动储能电源寿命缩短的问题。并且在户外使用移动储能电源,壳体上直接开设散热孔的方式很容易让小昆虫从散热孔进入移动储能电源的壳体内,从而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3、因此现有的移动储能电源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防尘、防虫,且容易清理风口处积灰的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及具有该电源散热风口结构的移动储能电源。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包括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能封堵壳体两端的面板件,在所述面板件朝向壳体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能延伸进壳体内腔中的延伸部,延伸部四周的外壁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导风道,所述壳体的端部周缘与相邻的面板件的侧壁之间具有能让导风道与外界连通的外风口,沿所述延伸部四周的外壁面上设有能周缘与壳体内壁抵接在一起的封闭环,封闭环靠近所在延伸部朝向壳体内腔的壁面,沿所述封闭环的壁面贯穿有若干个能让能导风道与壳体内腔连通的内风口。导风道的截面呈“l”形、且两端分别与外界和壳体内腔连通,以此形成隐藏式的塞散热风口,减少积灰堵。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将外界空气经其中一侧面板件的外风口抽入导风道内后、从所在的同一侧的内风口进入壳体内腔中,并且将进入壳体内腔中的空气经另一侧面板件的内风口抽入所在导风道内后、再从所在的同一侧的外风口吹出的散热风扇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散热风扇组件包括有垂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扇支架,在所述风扇支架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透风口,在所述风扇支架一侧的壁面上、对应透风口位置设有散热风扇。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四周内壁面上间隔设有导风凹槽,导风凹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的开口处,且与对应的内风口相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外风口的截面呈向下的锥形,在所述导风道内塞有过滤条。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包括有如上所述的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在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导风凹槽上方安装有电池组支架,在所述电池组支架上安装有多组电池,在电池的上方安装有逆变器,在其中一个面板件上设有能与外界线缆插接在一起的外接插口组,外接插口组通过电路板与逆变器电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提手。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其中一个的面板件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逆变器底部与电池顶部之间安装有电源支架,电源支架上向上凸起的设有若干个能将逆变器底部与电池顶部间隔开的顶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其中一个面板件上设有能透光的透光窗,在透光窗所在的面板件内侧安装有发光源。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在壳体端部开口边缘和所安装面板件之间设置环绕壳体端部周缘的导风道,导风道的截面呈“l”形、且两端分别与外界和壳体内腔连通,以此形成隐藏式的塞散热风口的方案,能达到减少积灰堵塞散热风口,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问题。且能阻挡昆虫进入壳体内腔,减少因昆虫进入电路出现移动储能电源内部短路问题的效果。再在壳体内腔中设置散热风扇,加快从导风道进出空气的流速,有效减少移动储能电源内部积热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包括有两端开口的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能封堵壳体(1)两端的面板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件(2)朝向壳体(1)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能延伸进壳体(1)内腔中的延伸部(3),延伸部(3)四周的外壁面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导风道(4),所述壳体(1)的端部周缘与相邻的面板件(2)的侧壁之间具有能让导风道(4)与外界连通的外风口(40),沿所述延伸部(3)四周的外壁面上设有能周缘与壳体(1)内壁抵接在一起的封闭环(5),沿所述封闭环(5)的壁面贯穿有若干个能让能导风道(4)与壳体(1)内腔连通的内风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能将外界空气经其中一侧面板件(2)的外风口(40)抽入导风道(4)内后、从所在的同一侧的内风口(41)进入壳体(1)内腔中,并且将进入壳体(1)内腔中的空气经另一侧面板件(2)的内风口(41)抽入所在导风道(4)内后、再从所在的同一侧的外风口(40)吹出的散热风扇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组件(6)包括有垂直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风扇支架(61),在所述风扇支架(61)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透风口(62),在所述风扇支架(61)一侧的壁面上、对应透风口(62)位置设有散热风扇(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腔的四周内壁面上间隔设有导风凹槽(11),导风凹槽(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端的开口处,且与对应的内风口(4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风口(40)的截面呈向下的锥形,在所述导风道(4)内塞有过滤条(42)。

6.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在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导风凹槽(11)上方安装有电池组支架(12),在所述电池组支架(12)上安装有多组电池(7),在电池(7)的上方安装有逆变器(8),在其中一个面板件(2)上设有能与外界线缆插接在一起的外接插口组(21),外接插口组(21)通过电路板与逆变器(8)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顶部安装有提手(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的面板件(2)上设置有显示屏(22)和控制按键(2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8)底部与电池(7)顶部之间安装有电源支架(81),电源支架(81)上向上凸起的设有若干个能将逆变器(8)底部与电池(7)顶部间隔开的顶柱(8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面板件(2)上设有能透光的透光窗(24),在透光窗(24)所在的面板件(2)内侧安装有发光源(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源散热风口结构及移动储能电源,包括有壳体,在壳体两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面板件,壳体内设有电池以及逆变器和电路板,在面板件侧壁上设有延伸部,延伸部四周的外壁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导风道,壳体的端部具有能让导风道与外界连通的外风口,沿延伸部四周的外壁面上设有能封闭环,沿封闭环的壁面贯穿有若干个内风口。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壳体端部开口边缘和所安装面板件之间设置环绕壳体端部周缘的导风道,导风道的截面呈“L”形、且两端分别与外界和壳体内腔连通,以此形成隐藏式的塞散热风口的方案,能达到减少积灰堵塞散热风口,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问题,同时能阻挡昆虫进入壳体内腔。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美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