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机构及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7073发布日期:2023-11-17 13:1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温机构及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传输设备,特别是一种降温机构及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


背景技术:

1、光传输设备时间各种信号转为光信号在光纤上传输的设备,常用的光传输设备包括光端机、光纤发收机等,为了将光纤机安装固定,会使用双层子架进行固定。

2、目前,光传输设备在进行使用时,需要进行固定,为此操作人员会使用双层子架进行固定,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架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通过向外排气进行散热的,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光传输设备使固定安装在屋内的,屋内的空间有限,使向外排气的过程中,热气会不断的在屋内蓄积,这会导致屋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这些热空气在周围流动可能会被设备吸入内腔中,导致降温的效果差,会影响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对设备降温效果差影响设备使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温机构,其包括散热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架和第二子架、设置于第一子架背部的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第二子架背部的第二散热组件、连接于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二散热组件的导气管,以及设置于导气管内部的第一吸气扇;

4、第一散热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吸气组件与第一排气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排气组件;

5、冷却循环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组件背部的冷却架、设置于冷却架内部的雾化喷头,以及与雾化喷头连接的水循环组件;

6、冷却架内腔的底壁呈倾斜状。

7、作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架;

8、第一固定架设置于第一子架背部,冷却架设置于第一固定架的背部,吸气组件与第一排气组件均设置于第一固定架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架;

10、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第二子架背部,第二排气组件设置于第二固定架内部,导气管穿过第二固定架并设置于第二排气组件上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吸气组件包括吸气管道,以及固定设置于吸气管道内部的第二吸气扇;

12、吸气管道与第一子架连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一排气管内部的第一排气扇;

14、第一排气管与第一子架连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排气组件包括第二排气管,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排气管内部的第二排气扇;

16、第二排气管与第二子架连通。

17、作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水循环组件包括蓄水箱、设置于蓄水箱上端的盖板、与蓄水箱连接的水泵、与水泵连接的抽水管,以及一端与冷却架连通的导水管;

18、雾化喷头与抽水管连通,导水管另一端穿过盖板并与蓄水箱连通。

19、本实用新型一种降温机构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设备进行散热降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存放设备的空间进行降温冷却,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0、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降温过程中水(水气)与灰尘对设备影响的问题。

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其包括降温机构,以及,

22、底座,包括底脚,以及设置于第二子架底部固定连接的吸水板;

23、第二子架、第二固定架与水循环组件均设置于底脚上;

24、防尘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背部的防尘网;

25、防尘网罩设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的一端。

26、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防水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子架与第二子架内壁四角的防水板。

27、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吸水板为吸水树脂制成。

28、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水(水气)与灰尘对设备的影响,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103)还包括第一固定架(103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104)还包括第二固定架(104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组件(103a)包括吸气管道(103a-1),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吸气管道(103a-1)内部的第二吸气扇(103a-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组件(103b)包括第一排气管(103b-1),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03b-1)内部的第一排气扇(103b-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组件(104a)包括第二排气管(104a-1),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104a-1)内部的第二排气扇(104a-2);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组件(203)包括蓄水箱(203a)、设置于所述蓄水箱(203a)上端的盖板(203b)、与所述蓄水箱(203a)连接的水泵(203c)、与所述水泵(203c)连接的抽水管(203d),以及一端与所述冷却架(201)连通的导水管(203e);

8.一种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降温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单元(5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架(101)与第二子架(102)内壁四角的防水板(50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板(302)为吸水树脂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机构及智能光传输设备的双层子架,包括散热单元,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子架和第二子架、设置于第一子架背部的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第二子架背部的第二散热组件、连接于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二散热组件的导气管,以及设置于导气管内部的第一吸气扇;第一散热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吸气组件与第一排气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排气组件;冷却循环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组件背部的冷却架、设置于冷却架内部的雾化喷头,以及与雾化喷头连接的的水循环组件;冷却架内腔的底壁呈倾斜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对设备进行散热降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存放设备的空间进行降温冷却,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唐清弟,周喜,李鹤,张禹,龙泳,刘剑明,董士谦,张军,李林枝,付烈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