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2314发布日期:2023-08-27 15:5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近些年新能源智能车快速发展,车载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车载电子设备所需的算力越来越高,所带来的散热问题也日益严重,企业一般会采用水冷的方式对高算力的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2、目前,对电子设备的散热方式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散热方式是将电子设备的水冷管路接入到新能源车的电机水冷回路中,但由于电机的水冷温度较高,所以存在较高温度的冷却水无法满足功耗越来越高的电子设备散热要求的问题;另一种散热方式是将电子设备的水冷管路接入到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的水冷回路中,但是,动力电池的水冷回路中的水冷温度较低,而较低的水冷温度会使得电子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结露,会造成电子设备的短路失效,并且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良好散热,电子设备无法配备独立可控制的流量阀来控制水冷效果,导致结露风险无法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能够实现对电子器件的良好散热,并且也能够避免结露情况的出现,保证了电子器件的正常、高效工作。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具有上述散热装置的一种车辆。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包括:

4、风冷组件,与所述电子器件连接,并通过导流冷却气体以与所述电子器件进行换热;

5、液冷组件,与所述风冷组件连接,并通过导流冷却液以与所述风冷组件进行换热,以间接实现与所述电子器件的换热。

6、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风冷组件包括:

7、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用于导流所述冷却气体的风道,所述风道至少覆盖所述电子器件的局部表面;

8、风扇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以驱动所述冷却气体在所述风道内流动;

9、其中,所述风扇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气体在所述风道内的流速,改变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液冷组件的换热效率。

10、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液冷组件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形成散热模块,所述电子器件设置在第三腔室中,所述散热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三腔室上。

11、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液冷组件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电子器件设置在第三腔室中,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在同一盒体内被隔离形成并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

12、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隔挡件,以将所述风道隔挡为环形风道;

13、所述风扇模块包括:罩壳,具有连通所述环形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本体,设置在所述罩壳内。

14、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挡件,以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间隔挡为u形的导液通道,所述导液通道至少覆盖所述风道的局部。

15、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槽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型件的槽腔中的隔板以及封堵所述槽腔开口的盖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槽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共用侧壁。

16、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第一槽型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被第二隔挡件隔离。

17、可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第三腔室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被所述第一槽型件封堵,以使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具有共用侧壁。

18、一种车辆,包括热管理系统、电子器件和用于对所述电子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19、风冷组件,与所述电子器件连接,并通过导流冷却气体以与所述电子器件进行换热;

20、液冷组件,与所述风冷组件连接,并通过导流冷却液以与所述风冷组件进行换热,且接入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水冷回路中。

21、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不仅包括与电子器件连接的风冷组件,而且也包括与风冷组件连接的液冷组件,在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电子器件进行散热时,使电子器件与风冷组件进行热交换以及使风冷组件与液冷组件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液冷组件间接实现对电子器件的散热。当电子器件为新能源智能车中高算力电子设备的组成器件时,为了保证对其进行充分的散热,将液冷组件接入到新能源智能车的动力电池的水冷回路中,并且在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时,由于温度较低的液冷组件通过风冷组件间接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较低的温度不会直接作用于电子器件,所以能够使电子器件被冷却后的温度高于结露温度,如此就能够在对电子器件进行良好散热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结露情况的出现,保证了电子器件的正常、高效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形成散热模块,所述电子器件设置在第三腔室中,所述散热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三腔室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电子器件设置在第三腔室中,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在同一盒体内被隔离形成并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隔挡件,以将所述风道隔挡为环形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挡件,以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间隔挡为u形的导液通道,所述导液通道至少覆盖所述风道的局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槽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型件的槽腔中的隔板以及封堵所述槽腔开口的盖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槽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共用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型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被第二隔挡件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被所述第一槽型件封堵,以使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具有共用侧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理系统、电子器件和用于对所述电子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和车辆,散热装置包括:风冷组件,与电子器件连接,并通过导流冷却气体以与电子器件进行换热;液冷组件,与风冷连接,并通过导流冷却液以与风冷组件进行换热,以间接实现与电子器件的换热。当电子器件为新能源智能车中高算力电子设备的组成器件时,为了保证对其进行充分的散热,将液冷组件接入到新能源智能车的动力电池的水冷回路中,并且在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时,通过液冷组件与风冷组件的换热间接实现对电子器件的散热,以使冷却温度高于结露温度,然后再通过风冷组件与电子器件的换热实现对电子器件的冷却,如此就能够在对电子器件进行良好散热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结露情况的出现,保证了电子器件的正常、高效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朱帮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