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0648发布日期:2023-09-08 06:3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信息通信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技术限制和外界因素干扰,它不仅影响电子通信项目的运营绩效,而且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2、现有的电子通信设备大多将多个电子元件安装至一个控制箱内,元件工作以及繁杂的连接线缆交错排布,容易导致相互之间受到电磁波能量的干扰,造成信息数据传输的不稳定,也给后期设备的维修保养带来诸多不便;而对于外部信号干扰,大多采用防护罩将设备整体包裹,影响了设备的美观性,同时也导致设备散热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电子通信设备运行产生的电磁干扰,利于改善通信设备的工作性能。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包括壳体和防护板,所述壳体呈前侧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防护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屏蔽垫,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源接口和通信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波器和控制板,所述滤波器和所述控制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呈“u”字形结构,所述槽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屏蔽板,所述屏蔽板的顶部设置有屏蔽盖。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的一侧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滤波器电性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内部,所述屏蔽板的底部与所述槽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屏蔽板与所述屏蔽盖围合形成独立的屏蔽槽,所述屏蔽板外侧为普通槽。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槽的内部布设高压电缆,其中,高压电缆采用双绞线,所述普通槽的内部布设直流电缆或通信光纤。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槽体的两端和所述屏蔽板的顶端均开设有卡扣槽,所述槽盖和所述屏蔽盖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分别卡接至对应的所述卡扣槽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在扣合时与所述卡扣件的内侧抵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上对应所述控制板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屏蔽垫胶粘固定于所述防护板的内壁,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壳体螺栓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垫采用吸波复合材料,所述屏蔽板和所述屏蔽盖的表面均涂覆有电磁吸收材料。

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装置内滤波器串接于电源供电端,消除设备运行或断电器件对电源的干扰,降低电网噪声和高频谐波干扰,另外,线槽配置有独立的屏蔽槽,收纳布设需要屏蔽干扰的线缆,吸收电磁波,防止装置内部相互产生干扰;防护板内侧设施的屏蔽垫起到隔绝外部干扰的作用,不影响装置外观,适用于不同室内外环境安装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和防护板(103),所述壳体(101)呈前侧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防护板(103)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前侧,所述防护板(103)的一侧设置有屏蔽垫(1032),所述壳体(101)的外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011)和通信接口(1014),所述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滤波器(1012)和控制板(1015),所述滤波器(1012)和所述控制板(1015)的外侧均设置有线槽(102),所述线槽(102)包括槽体(1021)和槽盖(1022),所述槽体(1021)呈“u”字形结构,所述槽体(102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屏蔽板(1023),所述屏蔽板(1023)的顶部设置有屏蔽盖(10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1012)的一侧设置有继电器(1013),所述电源接口(1011)与所述继电器(1013)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1013)与所述滤波器(1012)电性连接,所述滤波器(101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板(10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接口(1014)与所述控制板(101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1023)垂直设置于所述槽体(1021)的内部,所述屏蔽板(1023)的底部与所述槽体(1021)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屏蔽板(1023)与所述屏蔽盖(1024)围合形成独立的屏蔽槽(1028),所述屏蔽板(1023)外侧为普通槽(10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槽(1028)的内部布设高压电缆,其中,高压电缆采用双绞线,所述普通槽(1029)的内部布设直流电缆或通信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21)的两端和所述屏蔽板(1023)的顶端均开设有卡扣槽(1025),所述槽盖(1022)和所述屏蔽盖(1024)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扣件(1026),所述卡扣件(1026)分别卡接至对应的所述卡扣槽(10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1026)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条(1027),所述限位条(1027)在扣合时与所述卡扣件(1026)的内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03)上对应所述控制板(1015)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1031),所述屏蔽垫(1032)胶粘固定于所述防护板(103)的内壁,所述防护板(103)与所述壳体(101)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垫(1032)采用吸波复合材料,所述屏蔽板(1023)和所述屏蔽盖(1024)的表面均涂覆有电磁吸收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和防护板,壳体呈前侧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防护板设置于壳体的前侧,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屏蔽垫,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源接口和通信接口,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波器和控制板,滤波器和控制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线槽,线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槽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屏蔽板,屏蔽板的顶部设置有屏蔽盖,该装置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电子通信设备运行产生的电磁干扰,利于改善通信设备的工作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礼,孙超帆,林智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成礼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